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017)02-0062-07 文化具有开放性,知识具有个人性。文化与知识的这些属性决定了交往实践是基于意义建构的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的路径。大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完成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关键在于大学具有思想的包容性与自由性的“特权”,在于大学多学科共在的交往实践的氛围,在于大学师生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文化的开放性意味着,为了实现基于意义建构的文化创新,大学应该营造思想自由与思想包容的学术氛围,倡导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知识的个人性意味着,为了实现基于意义建构的知识探究,大学师生不仅需要阐释与解读已有的知识,还需要回到充满生机和情感的“生活世界”进行沉思与体验,摆脱“常人”的文化视界。大学师生之间、学科组织之间和专业组织之间的交往实践、合作交流,是基于意义建构的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的基本途径。 一、文化的开放性与文化创新 文化不像自然物那样“与生俱来”,它是人为之物和人为之事,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类基于意义建构的创造性劳动。任何文化都不能脱离人的创造力量而产生和发展,文化源于人类的创造和再生产活动。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人类利用其主体性与创造性,既适应和利用自然,也改造自然,从而创造与建构出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成果。也就是说,人们总是通过与事物或环境的交互作用,赋予关于事物或环境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诠释和解释的。这就是意义建构过程。基于意义建构,人们既认识了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也确定了自己的实践方式与内容,最终生成了人类共享的、包括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第二自然”——文化。一般来说,“物质文化是人对自然进行物质改造的产物,精神文化是人对自然进行认识、审美活动的产物,制度文化也是适应于人对自然实行改造活动而建立的。”[1]119可见,生成共享的“第二自然”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目的。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92劳动和实践不仅生成了人化的自然,而且生成了人和人类社会。这实际上强调了实践对人的本质、人的创造和人所创造的事物的基础意义。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强调对人的意义,都是基于人所发现或建构意义的产物。因此,文化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意义建构活动。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封闭和保守不是保持文化身份和特性的正确途径,先进文化总是基于开放理念进行的意义建构。实际上,文化产生于人类与外部客观世界互动之中,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外部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从某一文化视角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个侧面,获得的只能是一种“局部”的和“碎片化”的意义建构。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Planck)认为,科学是内在统一的,把它分解成单独的学科领域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3]5马克思认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产生一定的联系,在这些社会联系中,人们才会产生跟自然界的关系。[4]362在马克思看来,为了避免“局部”的和“碎片化”的意义建构,文化创新需要“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4]25,这一交往实践当然是文化开放性的表现。 在大学文化创新过程中强调文化的开放性,意在说明人类正在同一个“地球村”相互守望,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整合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意在说明文化创新是超越国家、民族、区域、社群或个人界限的活动,大学要为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碰撞提供意义建构的平台。我们知道,中世纪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最初是由四位医生创办的,他们分别是希腊人、拉丁人、犹太人和萨拉逊人。[5]248正是不同医学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为人类共享的医学科学体系与医学教育体系。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清楚,西方“强势的”机械论自然观和方法论已经完全失效;国际一流的科学家们发现,原来“弱势的”东方的有机论自然观和整体性方法论开始大放异彩。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Hakem)说:“协同学含有中国基本思维的一些特点。事实上,对自然的整体理解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部分。”[6]ii这也充分说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碰撞、整合与共享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大学必须在承认多元文化的前提下,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并具有国际视野,开展国际学术合作研究,解决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实现意义建构与文化创新,丰富人类文化。 在大学文化创新过程中强调文化的开放性,意在突出营造思想自由与思想包容的学术氛围的重要性,意在强调不同文化、不同学科之间交流互补的必要性。“学术本身有生命,真正的学人视学术如生命,学术自由和学人心灵自由是学术有生命的前提条件。”[7]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456自大学产生以来,“大学是一个不计任何条件千方百计探求真理的地方”[9]98。大学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还是人类包容各种文化、保障各种思想共存和实现意义建构的智库。“精神交流使得大学成为这样一个地方,那些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真理探索事业的人在此相聚。”[9]99大学一直是追求世界真理与社会理想的先锋,因此成为人类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摇篮。我们知道,“大学的生存要归功于社会,社会需要在自己领地内的某些地方可以开展纯粹、独立、不偏不倚的研究”[9]173。但是,要实现意义建构,需要各种信息资源的支持,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协作。因此,在保障思想自由的前提下,大学还必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互相借鉴、彼此交流和共同繁荣,实现文化创新;大学应该倡导师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民主的协商,实现各种文化的互补,共同完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