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505(2017)03-0042-07 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17.03.005 张进,王垚.物的社会生命与物质文化研究方法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3):42-48. 阿尔君·阿帕杜莱主编的《物的社会生命》是当代物质文化研究最具启发意义的编著之一,其中“物的社会生命”的论题开启了物质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融合并超越人类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商品分析的文化人类学的物品研究。由此我们定位当代物质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商品研究。 “商品和人一样拥有社会生命”的提出基于阿帕杜莱对现代西方社会常识中人与物对立观念的质疑,他这样说:“建立在哲学、法律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历史传统之上的现代西方常识具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将‘词’(words)与‘物’(things)对立起来。”[1]4这种观念下,物是惰性的,沉默的,只有通过人和人的语言它们才得以富有活力。阿帕杜莱认为传统人类学的问题在于“认为物除了人赋予它们的事务、属性、动力之外毫无意义,这种观念使其无法阐释具体的,历史的流通中的物”[1]5。理论上说人类行为赋予物以意义,而从方法论的角度则恰恰相反,动态的物阐释了人和社会的语境。阿帕杜莱认为事实上没有一种对物的社会分析(无论是经济学的,历史学的还是人类学的)能够避免“方法论的拜物教”(methodological fetishism)。而正是这种“方法论的拜物教”修正了莫斯的那种过分用社会学方法对物进行分析的趋向,使我们重新将注意力转向物(它们自身)。如何理解“方法论的拜物教”呢?拿莫斯来说,他的《礼物》的目的是通过考察礼物这种特殊的物来说明人赋予物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交换。物承载的交换关系是一种总体的社会事实,没有这种交换关系,物品毫无意义,这就是物的社会性分析。而在方法论的层面,莫斯不可避免地分析大量的民族志中有关物品为何成为礼物,礼物如何参与交换关系的建立的案例。也就是说,阿帕杜莱认为不论哪种有关物的社会分析的理论,都必须通过跟随物本身,追踪物的轨迹来确立,在这个层面上,物解释了社会,并非人赋予物意义。 重新考察商品意味着视野和范畴的转变。对于商品的经典分析来自马克思,而在消费研究转向中,包括鲍德里亚在内的许多学者指出马克思的问题在于19世纪的特定语境限制其只能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谈论商品,并只重视历史性的商品生产。阿帕杜莱指出虽然马克思将有关商品的讨论限定在了当时他所处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状况中,但他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分析角度: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论是物物交换还是货币出现之后的商品交换都是以物为中心的社会关联。从交换价值的角度定义商品的价值是西美尔的观念,阿帕杜莱认为从“商品是任何可以交换的物”这个观念出发,可以避免过分强调生产和生产者意图的褊狭。可以看到从生产角度延伸出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走上了物化理论、文化工业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的路径。 从交换的角度定义商品即倡导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将商品视为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物,情境可以界定各种不同种类的物在它们的社会生命的不同节点的特性。这就意味着关注所有事物的商品潜质,而不是徒劳地寻找区分商品与其他种类的物之间的魔力。这也意味着聚焦商品从生产出发,通过交换/分配,再到消费各个环节的完整轨迹,突破相当数量的马克思主义者一贯的以生产为主导的视角来审视商品的方法。”[1]13据此,阿帕杜莱分析了“商品情境”(commodity situation)的三个方面:1.商品是任何物的社会生命的一个阶段;2.商品是任何物的候选状态;3.任何物可以被放置在商品语境中;也就是说,物品的可交换性使得物在社会关系网中不断流动,转变状态。我们首先引入伊戈尔·科比托夫的“物的文化传记”研究。 一、物的文化传记 “物的文化传记”的范畴中“传记”并非一种文体研究,而倾向于一种比喻,即像为物立传一样研究物在文化情境中的流动过程。英文Biography(传记)的前缀bio-意味着“有生命的”,在词典里该词的意思是“记录某个人的经历的文体”。因此“物的文化传记”研究的前提是认为物和人一样拥有社会生命。从阿帕杜莱那里我们看到商品情境中物要么是商品、要么处于商品的“候选”状态,因此在文化的视野中,科比托夫的“物的文化传记”研究的实质是考察物的商品化过程。为什么要突破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生产的研究视角而进入物的商品化过程的研究,科比托夫做出如此解释:“在文化的视野中,商品的生产也是文化的和认知的过程:商品一定既作为物质上被生产的物,也是文化上被标记的某种物。”[2]64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物的状态不同,例如同一物品在某一阶段是商品,某一阶段则可能不是;有人认为是商品的物在他人看来则可能不是,物的文化传记研究就是揭示物在文化中不断被标记,不断转换身份,呈现不同的“生命状态”的过程。 科比托夫介绍他的研究源于奴隶制下人的商品化过程的启发。对奴隶制的传统看法认为奴隶是财产(物),而这逐渐被一种过程性的观念所取代。在这种过程性的观念中,奴隶的社会身份的转变过程被揭示出来。如果给一个奴隶写一部传记,他(她)的被奴役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奴隶在被交易的时候是经济意义上的商品,而一旦进入被主人购买而到新的环境中,奴隶获得了新的身份。也就是说,奴隶经历了商品化到再社会化、再人化的过程。同时,再人化的奴隶也是潜在的商品,因为其随时可能再度商品化。这个过程对于其他物来说也适用,因此科比托夫的“物的文化传记”研究强调的第一点是:商品化并非“是或非”的判断,而应看作动态转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