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发言先后排列) 蓝凡(主持人) 开这个会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香港97回归之后,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这两个城市除了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的联动也肯定是相当有后劲的。尤其是这两个城市在历史上都曾是殖民地,留有这方面的痕迹。香港文化被人称为“石岛”文化,它同海派文化有差异,也有相同的地方,这方面可以引起饶有兴趣的探讨。所以我们想给大家提供发言的园地,同时,为有关方面提供文化发展的策略上的依据。我们准备在第二期刊发全文,同时《文汇报》将取精华部分先发出来。首先我们请文化局副局长蔡正鹤同志发言。 蔡正鹤 今天《上海艺术家》杂志社和沪港三联书店召开“沪港文化交流与展望”研讨会,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在97年有两件大事,一件是97香港回归,一件是十五大召开。这不但是我国的大事,在国际上也是件大事。大家都在看97之后怎么样,这个问题回答得已经很清楚了,“香港基本法”也好,国家领导人讲话也好,都讲得很清楚。我们上海同香港之间文化交流情况究竟怎样,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以前。解放以前,上海很多的电影明星去了香港,大家都知道的夏梦,还有很多。上海同香港在电影方面的交流包括人员交流都很多前几年开始,上海文化艺术方面同香港也有很多交流,香港的艺术节,总有上海剧团的演出,上海的艺术节也有香港文艺团体的演出,平时的文化交流也是很多的。97回归之后,这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特别是在文化艺术的探讨方面会有进一步的加强。今天的研讨会,大家可以提出一些思路,作为以后文化策略上的考虑,为我们以后更好地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朱建明 最近几年我连续五次到香港,几乎每年都去,主要是同香港中文大学有戏曲和宗教戏曲研究的合作。最初到香港感触较多,感到上海和香港的差距比较大,我象一个乡下人进了城,到处都有新鲜感。最近几次去,感到沪港两地的差距越来越小了,新鲜感逐渐消失。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观念,就是香港正在形成“上海热”。具体的例子:香港特区首长的三个候选人都同上海有关,当选的董建华从小在上海长大;香港上海籍人士在文化领域的就职也越来越多了。如我去的中文大学的教授从小在上海读书的就有好几位。这些学者、教授对上海都很有感情,有地域上的亲密感。上海的习俗、上海海派文化特色的东西在香港也越来越盛行。在香港九龙有一条上海街,满街都是上海的小吃,现在在整个香港都铺开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餐厅本来是北京人承包的,我这次去发现里面写着“上海风味”,已被上海人承包下来了。从这些迹象中可以看出,上海的城市形象、上海的习俗在香港的影响越来越大。再有一个是香港人在同上海人的交往中,攀亲交友的观念也越来越浓。香港人觉得上海人的文化层次和消费观念都有迅速的成长,所以他们对上海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香港的上层社会普通反映需要同上海人接触,虽然广东的粤语是香港通行的语言,但他们觉得在思想语言方面同上海人更为接近。在香港的书店中,介绍上海的书越来越多,包括政治经济状况、城市建设面貌。香港有几张报纸,通报上海的股市情况,其详尽程度几乎可以同我们的《文汇报》、《解放日报》相比,他们对香港和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充满信心。以上是我这些年访港时接触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几个动力: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他们都是近代才开发的大都市,又都曾是殖民地,两个城市都是人才汇萃之地,都是移民城市。但作为移民城市又有不同之处。上海移民较香港为早,从道光年间上海开埠就开始了,但移民的素质较香港要差一些,大量是劳动者;香港移民的文化层次要高些,因为投资移民较多。上海要赶超香港,必须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交流。上海在金融方面有辉煌的历史,过去在亚洲有崇高的地位,香港在五十年代之前还不如上海,但以后上海落后了,香港利用其自由港的地位,经济搞上去了,现在在看两地的金融地位时,我们首先要看到自身的不足。上海处于全国海岸线的中心,又是长江的龙头,而香港却偏隅于祖国的东南一角,它在东南亚地区有优势,但就整个亚洲而言,上海的优势更为巨大,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现在香港人也有这方面忧患意识,上海近几年来两个文明建设起步较高,在缩短同香港的距离方面开了个好头,这样发展下去,再有5年10年,就有可能使香港产生文化回流。在文化方面,上海的海派文化有其特色,香港也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后者文化硬件设施是领先一步的,但上海文化经过了较长的历史时期的酝酿,经过了中西文化的冲撞,而香港文化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稍为欠缺一点。上海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传统性,有深厚的基础,由此,在沪港文化的交流中,是可以处于主导地位的。 陆士清 首先我想比较一些上海、香港这两个城市的异同。不管广义的文化或狭义的文化,它总是受到城市的特点、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发展,甚至是城市的生态约制的。香港和上海都是移民城市,上海文化带有移民文化的特点,37年以前的上海最高级的50个文化人,49个是外地人;两地又都是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香港是在6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它的经济起飞在70年代,以前它不如上海,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转型,香港的地位是那时确立的,上海在30年代就已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了。这种情况在50、60年代都没有改变。上海和香港都又是开放的城市,上海有着辉煌的历史,新时期到来之后,上海又全方位对向世界开放,这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香港自开埠后就一直是个开放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又都是人才密集的城市。这些方面是沪港两地相同之处。但两地又有不同之处,如上海的基础科学、艺术理论、艺术教育等方面较香港为优,我们有系统的艺术教育和文艺团体,香港这方面发展得很迟,而且它的艺术教育至今还是不完整的。香港的人才是世界性的,他们的大学教授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但上海50年代培养的人才在这方面有缺陷,80年代之后新一代的人才在这方面便有所弥补。香港是自由港,但上海有自己的开放原则,即使香港回归之后,上海是社会主义体制,而香港仍是资本主义,这些差异决定了交流的特点。交流的可能性基于语言的同源,虽有沪、粤方言的差别,但都以汉语为语言工具,可谓文化的同根,语言同源。两地的文化都具有国际性,强势的经济决定了强势文化,强势文化又向弱势文化输出。同时两地发展的愿望也是共同的,都企盼中华民族的振兴。两地的文化机遇也相同,香港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建设了一批文化硬件设施,香港政府开始扶植文化的发展。两地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价值,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桥头堡,世界文化首先在香港得到反映,香港往往得风气之先,如现代主义文学。台湾的现代主义文学是由香港传过去的,但最终开花结果之地却是在祖国大陆。 在沪港两地的文化交流中需要有措施,但有些方面需引起注意,两地的意识形态不同,西方文化中有些糟粕的东西往往在香港有一定市场,因此我们在交流中需要清醒的头脑,有些东西是需要抵制的。 顾晓鸣 我建议大家的发言应有一定的推理和想象力,我想讲一点现实问题。应该说至目前为止代表中国文化打进好莱坞的是成龙,上星期有关媒体报道了成龙在美国沙滩上用他那个著名的鼻子做鼻子造型,这点很了不起。今天我国电影界打入美国市场的导演,一个是陈凯歌,一个是张艺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香港的李碧华女士写的。现在报纸上有很多“小男人”散文,但是写得最有力的是香港的董桥先生。“小女人”散文其实也是香港的东西打到上海来的。把西方的东西介绍给大众,使大众喜欢它们,也是香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上海要大发展,尤其是上海要超过香港,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功能。上海现在同北京比较,就有很多东西倒置过来了:上海非常京派,北京非常海派。上海要同世界接轨,必须继续改革、加大开放。我们不要再犯当初反对迪斯科的错误了。97香港回归,对上海与世界接轨是个契机,上海如踏踏实实地与香港合作,那么在提高上海人的文化品味,开拓上海人的精神视野方面将有有益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要轻易地受香港通俗的、尤其是商业化的通俗文化的影响。通俗文化里有好的,香港流行音乐的底蕴是广东音乐,在与传统音乐接轨方面,他们成功了。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我们要注意意识形态的问题,但绝对不能再犯左的错误,香港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香港回归是上海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