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主要谈了在研究儒教时从整体上看应首先注意的问题。下面以日本为例,谈谈处于A—2—1状况的人们所面临的课题。 在儒教作为民间伦理而开始普及于整个社会的德川时代,若论学问,当时,儒学之外还有国学;若论思想运动,也还有心学及神道。作为民间伦理,在儒教之外,佛教、神道的伦理也同时对社会产生影响,各种思想、宗教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因而,在研究德川时代的儒教时应首先对其社会思想状态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并且需要从历史上考察自镰仓时代以来,日本统治阶层的政治观、社会观、伦理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到了德川时代儒教受到了重视并开始普及于民间等等。 下面,再以日本人对中国儒学的研究为例,谈谈同属儒教文化圈内的人们应如何客观地研究别国的儒教(A—2—2)。 我认为,日本人在研究中国儒学时必须首先想到,自己是作为一名外国人去研究别国的思想,中国的儒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像法国学者那样站在圈外去观察和认识中国的儒学。例如,为什么日本没有“理”这个基本概念,而在中国与“道”“天”等概念相并列另外还有“理”?“理”如何发展成为“理气论”(亦可视为一种宇宙论),“理气论”在明代曾受到许多思想家的重视而为何清代中叶以后不再引起人们的关注?等等。可以说,这类疑问是唯有中国以外的属于儒教文化圈的学者才会产生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极为重视。因为,若是法国学者或其他欧美国家的学者,大概至多将“理”与“神”相比较,认为“理”是一种依附于物的存在,而“神”则是创造万物的独立性的存在等等,不会想到“理”能否成为自身文化中的一个哲学命题,这是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这种文化的传统。对于中国人来说,“天”“理”等概念的存在,则如空气的存在一样,是自然的或理所当然的事情,因而,他们能够探讨这些概念产生于何时、后来又如何变化和发展等等,但不会发出“为何中国会有‘理’的概念”之类的疑问。中国以外的同属儒教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或多或少曾受到朱子学的影响,并以自己的方式对理气论和人性论加以解释。因而,这些国家的人们一方面对“理”或“理气论”的理解较之欧美人要深得多,另一方面,又自然会产生一些诸如日本人关于“理”的疑问之类的问题。在论及日本思想史与中国思想史时,我们都使用“天”“道”“理”这些中日相同的汉字,但它们的涵义却有很大的不同,明确这一点,是我们研究的前提。遗憾的是,目前,在日本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中国学学者尚为少数,而在韩国或越南则可以说几乎完全没有。 此外,从外国人的角度研究中国儒教时,还有一个问题会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即,在日本,特别是明治以后,儒教伦理的核心是“忠”,而在中国则是“孝”。并且,儒教伦理在中国和日本各自的社会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因而,为了研究中国儒教,我们不仅要阅读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文集,而且还要对一些如裁判记录、契约文书、家训、乡约等历史文献也加以分析,通过具体事例考察古代中国在社会秩序、规范等方面的思想意识及特点。迄今为止,这一类文献一般被看作是法制史或社会学领域的资料,但实际上思想史领域也必须对此加以研究,因为,通过这些文献可以从历史上考察日本社会与中国社会在社会结构、习俗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无明显的进展,恐怕这与中日双方都没有把对方作为异文化的外国而加以充分认识这一点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中国社会人与人相互连接的纽带、社会规范的具体内容及其存在方式等等,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同时,这类研究在日中经济关系日趋密切的今天,又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对中国儒学进行客观的研究,我们还需要掌握包括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在内的整个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时期的时代思潮及其与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的关联。这是进一步阐述与欧洲思想原理(如弱肉强食原理、个人主义原理)具有不同性质的中国思想原理(如大同原理、天人合一原理)、阐述中国文明的原理及其特点所必需的前提。 以上主要就A类情况作了分析,下面再谈谈B类情况。 那些拥护或主张推广儒教的人们具体地说又有若干不同,有的主张对本国的传统进行重新认识;有的强调儒学原理所具有的人类普遍性;有的提倡东西文明的融合和相互取长补短;有的试图调和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同时也有一些人站在维护传统或反现代的立场上,总之,种种情况不一而同。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仍以日本为例进行分析。 在日本,那些拥护并主张推行儒教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对中国文化抱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喜爱中国文物、崇敬中国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古迹怀有强烈的亲近感。这种心情与欧美人对古希腊文明所抱有的感情十分相似。但是,这是一种对古代的憧憬,并不意味着对现代中国的感情。 这些对中国古代文化怀有憧憬之情的人们,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B—1)是对古代的中华文明和近代西欧文明都加以肯定和赞扬,将儒家思想的概念与西欧概念相置换(如“仁”与博爱及人本主义概念的置换),以此或说明儒家思想所具有的人类普遍性,或提倡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和相互取长补短,或试图重新评价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些人并不是把儒教作为一种研究的对象来看,而是站在推行儒教的立场上,因而,他们所谈的儒教(如“仁”等概念)是一个固定的内容,不考虑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涵义。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关心日本的儒教与中国的儒教有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