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指出:“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决不允许成为腐朽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场所”;必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这不仅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性质,指出了文化市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基本方针。这既是对我国文化市场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又为搞好文化市场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和理论高度,充分认识搞好文化市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特殊属性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物质产品和生产服务一样,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凝结,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都可用来交换别的物品,因而具有商品属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一旦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就构成了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市场。必须指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而且还具有其他特殊属性。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物质产品和生产服务只有商品属性,主要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则不同。它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因而,除了具有商品属性外,多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还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其一,具有教育、审美、娱乐等特性。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可以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相反,也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受到摧残和毒害。其二,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多数文化产品都带有阶级性,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同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于立场、观念、情趣等不同的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三,具有转化性和传播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所蕴含的知识、思想、精神、情趣等,最终会转化为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并作用于社会。即使有的文化产品的载体消逝或某项文化服务终止,其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仍然会保留下来,并通过言传身教继续传播、扩散。其四,内涵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立即变化,仍会顽强地以各种形式存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正因为多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上述意识形态属性和特征,所以它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上。因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评判标准,要有科学的价值尺度。物质产品生产和生产服务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评判物质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盈利多少。但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评判标准,却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由于消费者的立场观点、文化素质、审美情趣、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同消费者甚至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比如,一些专著尽管学术价值很高,但或因消费者面窄,或因受不良社会风气、受众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很可能抵不过一些低级庸俗文化产品的销量,经济效益就不会很好。所以,评判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标准,主要不是看它创造了多少利润,而是看“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是有利还是有害。当然,从长远来看,就总的趋势来讲,思想性强、艺术性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终会受到多数人的赞赏,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会趋向统一的。 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文化服务者,应当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物质产品生产者和生产服务者,主要是通过生产产品、交换产品来获取利润。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文化服务者,虽然在客观上也有通过生产产品、交换产品来获取利润的一面,但从根本上说,任何严肃认真的文化工作者,都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反映自身对外部世界和人生的感知和主张,并试图对其施加某种影响。马克思曾经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做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存。”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文化服务者应当“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走出对文化市场认识上的误区 有些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对文化市场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除未能认清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特殊属性之外,思想认识上还存有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代价论”。认为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而淫秽、暴力等文化垃圾对一些人富有刺激性和吸引力,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繁荣市场经济,即使付出一定代价也值得。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懂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文化垃圾是一种精神鸦片,它腐蚀人们的灵魂,消弭人们的斗志,瓦解人们的精神支柱,败坏人们的道德和社会风气。“如果听任这种瘟疫传布,将诱使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人道德败坏,精神堕落”。如果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一些地方和单位经济的一时发展,那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对此,邓小平同志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因此,借口繁荣市场而对文化垃圾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或把发展经济与“扫黄打非”对立起来,最不讲政治、不讲正气、不讲社会主义的表现,必须认真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