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斯·马瑞恩·扬(Iris Marion Young)被视为西方学术界对多元文化主义展开哲学研讨的先驱人物之一。她于1990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正义与差异政治》凸显了所有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共有的两个主要特征:(1)批判的因素,即批判无差异的理想的局限性及其对于因性别、种族或民族歧视而被边缘化的二等公民的普遍影响;(2)变革的因素,即认为公民平等需要关注而非忽视群体差异,需要将无差异模式转变为另一种替代模式,即“有差异的公民身份”(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承认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扬的“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是上述观点中最早被提出的观点之一,其理论吸收了批判理论(西奥多·阿多诺)、女性主义现象学(西蒙娜·德·波伏娃)以及后现代系谱学(米歇尔·福柯)的资源,通过质疑分配正义的文化假设(cultural assumptions),揭示其压迫性所导致的后果,从而与分配正义这一当代自由主义学说的主导范式彻底决裂。扬通过批判分析得出结论:就群体所特有的表征来说,采取一种差异政治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受压迫的群体在政治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本文中,我将回溯扬这一开创性的人物,因为她的理论对近期有关多元文化主义之争的演变提供了有意义的解释。这将有助于我们反思两种对立倾向之间的张力:一方面,21世纪以来的相关争论往往拒绝使用“文化”这一概念,一些进步的政治理论家对这一概念所带有的本质主义逻辑以及“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所导致的公民领域的碎片化趋势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之声;另一方面,出现了拯救文化概念和捍卫文化多样性的倾向,这一倾向源于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有关公民身份和民主的当代理论几乎无法回到那种盲目的普世主义,也无法忽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家们大规模的反对意见。安妮·菲利普斯(Anne Phillips)的著作《没有文化的多元文化主义》(2007)就非常有代表性地表达了这种张力。 正如我要指出的,扬既是一位致力于在政治理论中强烈关注“文化差异”的哲学家,又在后来拒绝关注这一概念。这导致人们对其理论产生了质疑:如果我们认真看待最近她对文化概念提出的批评,就会质疑她的差异政治是否属于哲学多元文化主义的范畴,她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指控在多大程度上是对“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这一整体方案表示怀疑。在下面的阐述中,我认为扬仍然是一位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家,而非全面拒绝“文化”概念,她对该概念在具体使用方面的一些批评意见为我们准确理解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提供了一个契机。 为了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中重新梳理扬的理论的演进,本文将在第一部分对有关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进行概述,在第二部分分析“差异政治”在何种意义上建立在对文化差异的承认之上,在第三部分回顾扬后来又是在何种意义上批评“文化”概念的使用的。最后,我将得出结论:扬后来的反对并非完全排斥文化概念,而是促使我们对其进行重新研究。 一、有关多元文化主义的哲学争论:一个概述 脱离多元文化主义于1960年代诞生的历史背景去谈论西方的各种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当时的社会正经历着深层次的社会变革,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获得了成功,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正在兴起,同性恋运动开始出现,土著居民不断被动员起来,地方主义日益复兴,这一切都促使身份认同、差异和文化等成为公众争论的前沿问题。正如南茜·弗雷泽所说,这些“新社会运动”已经改变了人们谈论社会正义的话语,为了“谁”的正义以及“什么”才是正义变成了复杂的问题:与其他社会阶层差异明显的少数群体不再局限于最初对经济剥削的反抗,而是开始以新政治主体的身份去反抗他们所遭受的文化压迫,其主要诉求是得到文化上的承认,而不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这种变化在有关多元文化主义之争的大背景下尤为凸显。为了正确理解这种变化,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这些已渐渐转变为以获得文化上的承认为目的的社会运动,从而了解不同阶段对文化差异的不同理解。简而言之,我认为应区分下述三种理论运动,其中每一种运动都与一个典型的社会群体有关。 1.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末,理论家们集中关注边缘群体的问题,比如,基于性别、性取向、种族或民族的不同而形成的少数群体,其中妇女或美国黑人是这些文化纷争的典型代表。扬的《正义与差异政治》恰好为重视政治包容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例证。 2.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民族主义的复兴,尤其是苏联解体之后民族主义在欧洲的复兴,使得民族一文化少数群体的事件成为政治日程中的头等大事。传统的同化政治(politics of assimilation)无论是对民族少数群体(主张政治自治)还是对移民少数群体(反抗被民族主义政党推波助澜的歧视性用语),都受到了对民族一文化少数群体更为友好的一体化模式的挑战。查尔斯·泰勒对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声援,以及他关于描述现代主体性必须兼顾个体尊严与文化本真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哲学见解,就包含了这种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政治包容研究方法中最有影响力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