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0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7)02-0136-08 随着档案资料的开放与研究领域的拓展,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与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社会史研究的热门领域。共和国史研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即是苏联的影响。无论是以苏联为师或是以苏联为鉴,苏联始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背景研究,以往研究多集中于高层政治、外交、军事等层面,对其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不够。近年来这一局面有所改观,从苏联专家到市政建设以及苏联模式影响下的宣传策略与方式等,让我们对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建筑遗产是一个时代的公共表达。据建筑学者的说法,“建筑是界定城市空间的主要因素,建筑形体和建筑相互之间的关联组合,决定城市空间的大小、形式和用途”①。城市改造与景观建设往往伴随着不同的施政理念与都市现代性的实践,19世纪的巴黎即是西方城市史上改造的典范。其中奥斯曼对巴黎的改造就被认为是巴黎进入“现代城市”的标志,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兹·邵艾(Francoise CHOAY)指出,尽管有众多批评,但今天的巴黎几乎全是奥斯曼的作品,它打造了全新的巴黎形象。而这正是建立在奥斯曼“处心积虑的对景观透视的基础上,其每一个作品都具有纪念性意义”②。德国学者本雅明关于巴黎的“拱廊研究计划”也是极好的例证。巴黎拱廊是现代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先驱,成为19世纪到20世纪前期巴黎最重要的景观之一。本雅明由拱廊来研究整个19世纪的巴黎与当时文人的精神状态,漂泊的“波西米亚人”形象让我们印象深刻。③由建筑景观出发,揭示其背后的时代变迁与特定群体的精神状态正是本雅明给我们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政府很快即确立了“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生产,服务于中央政府”的城市建设方针。在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看来,这正是他们所期待的“新北京”。④“新北京”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城市景观的改造。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的《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住房和纪念物是城市中两个主要的经久实体”。⑤本文所论述的苏联展览馆正是具有公共空间性质的纪念物。这种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建筑物很快成为地标,构成了1950年代“新北京”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苏联展览馆为个案,揭示地标性建筑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对城市景观、文化认同、大众消费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苏联展览馆:“苏联式”文化景观的构筑 苏联模式在1950年代的北京城市建设过程中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最初的城市规划方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苏联专家多参与指导。 苏联展览馆正是这种背景的具体实践。1952年时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李富春访问苏联。在中苏谈判中,苏方提出愿在中国展示苏联的建设成就,包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等。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上海建设苏联展览馆。中方成立了三人领导小组,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彭真任组长,另外两位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席冀朝鼎与建筑工程部常务副部长宋裕和。同时,北京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赵鹏飞受彭真委托,具体参与展览馆的建设工作。⑥事实上,当时的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李哲人、中央建筑工程部部长万里都曾直接过问此事,他们还专门向周总理报告工程预算与设计问题。⑦档案显示,苏联展览馆的交工日期经北京市市长彭真与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商定,各项工程将在1954年七八月间陆续完工。⑧据宋裕和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展览馆于1953年10月15日开工。苏联方面负责建筑与设计的专家主要有安德烈耶夫、吉斯洛娃与郭赫曼。据北京市市长彭真的说法,该工程中方具体负责人为宋裕和、冀朝鼎、王光伟、汪季琦、赵鹏飞。⑨苏联的建筑艺术与风格、技术标准等成为展览馆最主要的参照系。彭真就展览馆建筑与施工问题在与苏联专家的谈话中说道,“一切要用莫斯科的标准,……我们过去在山沟,没有建筑力量,进城后才有。技术人员中很多对苏联先进经验还是抗拒的,有的还持保留态度,也有不少是虚心学习的。……可以像在莫斯科一样地管理这个企业,完全不要有顾虑”。⑩展览馆的整体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法等由苏联专家主导,中方协作配合。 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展览馆,修建起来并非易事。据《苏联展览馆》宣传手册记载:“苏联展览馆占地面积约十三万五千平方公尺,建筑体积是三十二万八千立方公尺。”(11)1957年,由接待苏联来华展览办公室宣传处编辑出版的《苏联展览馆》宣传手册称:“它的设计图纸有一万五千张,加上晒的蓝图总共有五万张。如果把这些图纸一张接一张地摆开,按一公尺宽来计算,足可以摆一百里长。”(12)巨大的建筑体量以及设计方面的精益求精,以至该建筑被称为“当时国内造价最为昂贵的俄罗斯式建筑”(13)。 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与各地军民的努力奋战之下,展览馆如期完工,1954年10月2日举行了开馆仪式。苏联展览馆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左右对称,轴线明确而严整。整个建筑群以中央大厅为中心,中央前厅左右分两翼,中央轴线上由北到南分别是中央大厅、工业馆、露天剧场,西翼是农业馆、莫斯科餐厅、电影院,东翼是文化教育事业展览厅,另外还有东西广场。(14)(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