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大半个中国都笼罩在雾霾的阴影下,其中又以华北平原的情况最为严重。12月的北京,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人的内在心情,都显得格外的愁云惨淡。每个人都在谈论、抱怨、争论、提出意见和建议。2017年1月6日,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推送了一篇文章——《雾霾下,我为什么没搬回美国?》,在这里,海归博士“小飞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真的只是受害者吗? 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她在美国时随处可见的种种巨大的浪费,以及回国后大批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对高消费、高标准生活的追求。欲望和金钱刺激消费,消费促进生产。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之下,每一次消费行为的源头,都是“碳排放”。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正在为雾霾的经久不散做贡献。作者干脆把“霾霾霾”和“买买买”直接对应起来①。她认为,治理环境不应该仅是“有关部门”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可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比如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并从内心实现对欲望的控制。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西方社会由来已久。鲍德里亚在1970年就感到困惑: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② 他将其形容为一种“增长的恶性循环”: 经济活动带来了集体环境的破坏:噪声、空气和水污染、风景的破坏以及新的公共设施(飞机场、高速公路等)的建造,给居民区带来了莫大的困扰。汽车拥挤的后果引起了巨大的技术上、心理上和人力上的赤字: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受害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等,仍可以作为消费来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和统计的名义下竞可以作为增长和财富的指数!③ 鲍德里亚认为,“丰盛社会”将产生一系列的混乱和反常,个体将通过暴力破坏、压抑性(亚健康状态、自杀、抑郁症等精神病症)和集体逃避现实(吸毒等自毁性非暴力行为)实现对“富裕”的抵抗。 然而,在文化经济全球化、地域发展却严重不平衡的当下,我们每日的和平和富足得来不易。是否真的必须“砸烂这个由大众传媒支撑的恶魔般的世界”? 极简主义(minimalism)生活理念的流行,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首先需要了解极简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一直以来,极简主义绘画、雕塑、文学或电影,都站在亚文化的立场上,实践自身与主流审美相悖的艺术体验。 一、绘画与雕塑:形式的精简 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极简主义,是一种渗入生活方式中的哲学思想。它与追逐消费、获取、拥有、便利、多样等主流生活价值观背道而驰,信奉“简单的艺术”——比起“摧毁”或“砸烂”,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是温和的反对派,倡导改善自身,影响他人,进而促进社会发生改变。 最初,极简主义起源于一些先锋派的绘画实验,并于20世纪60-70年代逐渐发展成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在绘画和雕塑领域,极简主义的艺术理念旨在还原现代主义风格、对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进行反拨,摒弃艺术语言的编码与解码。简单来说,就是与欧洲传统艺术的价值取向相反,将色彩和形状看作艺术品的全部,其中并无任何秩序、理性或情感——“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you see what you see)④。20世纪60年代,以弗兰克·史黛拉(Frank Stella)、肯尼斯·诺兰(Kenneth Noland)、阿尔·海尔德(Al Held)等人为主的画家在纽约聚集,并推动了极简主义绘画风潮的蔓延。同时,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安东尼·卡洛(Anthony Caro)等人也在曼哈顿展出了极简主义风格的雕塑作品。极简主义艺术家认为,作品并不遵从作者的意愿,而是根据其外部条件的限制而自然延伸,类似翁贝托·艾柯所说的“文本来源于文本,文学来源于文学,电影来源于电影”⑤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作品是一个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的结构,观众并不需要去挖掘和思考其中的深层内涵,其意义仅在于肉眼所见的这些零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极简主义绘画和雕塑很快遭到了许多批评: 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抨击极简主义绘画是对“物性”的过度凸显,是对现代主义的背叛;极简主义艺术家追求的只不过是作品的猎奇效果,它混淆和替代了观众的艺术审美体验。 在不断的争论声里,极简主义风潮很快又波及其他艺术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极简主义“残酷无情”的先锋抵抗性逐渐被实用性和功能性巧妙地融入其中。最初的变化出现在建筑设计和园林艺术领域。极简主义建筑并不强调形状或造型本身,而是通过返璞归真的简单设计,遵循人体的基本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的作用。设计师信奉“少即是多”的理念,尽可能减少装饰物,保留材料本身的质地,将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如光线、空气、地面等纳入整体设计,并使用单纯的色彩和形式创造出简洁而干净的空间。一般认为,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也受到了日本枯山水园林艺术⑥所体现的禅宗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