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晚上,惊闻恩师王富仁先生仙逝的消息,悲恸难抑。 2017年2月17日、18日,我去看望王富仁先生,他依旧是笑嘻嘻、朴实、平和的模样,原来抽烟很凶,现在已经戒了,头发尽管白了,但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谈锋犀利,学养丰沛、精深,说到动情处便挥动手臂,像在讲堂上。 先生曾说,鲁迅为他打开了一片世界。鲁迅是师父,改变了他的一生,教人成为独立知识分子。先生走了,离开了这个他深爱着的世界,去和师父一起抽烟、一起大笑了。先生通过研究鲁迅,研究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深邃博大,融贯中西,思兼文史,先生之学,以人立之,卓尔不群,成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精神领域,他是一位战士;在友人那里,他是一位侠客;在学生那里,他是一位慈父。他的品格、学识、胸怀和气象,为这个时代添加了格外的光彩。先生的宽厚与善良、睿智与真诚、幽默与率真依旧照亮我们的漫漫长夜。 访谈结束时,我曾经问他:“您刚才说鲁迅赋予您生命,您感觉在鲁迅研究过程中,您这一生有什么遗憾吗?” 整理访谈时我下意识地没有把这个问题写上……斯人已逝,在此我补上先生的回答:“我这一生,我还不感觉到遗憾。尤其是我爱上鲁迅,从事鲁迅研究之后。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有这么一点能力,我把自己的能力尽量地发挥出来了。我觉得我既对得起我的父母,也对得起我的子女;既对得起我的朋友,也对得起我的学生;既对得起我的家乡,也对得起我的祖国;既对得起鲁迅,也对得起我自己。在这点上我没有遗憾!”这是先生在世时最后的访谈,先生音容犹在,风骨永存,思想长青。王富仁先生千古! 访谈前后总进行了近八个小时,整理了十万多字,现择要如下。 孙萌(以下简称孙):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鲁迅的? 王富仁(以下简称王):初中三年级看完《鲁迅全集》之后,我便喜欢上了鲁迅。从迷上鲁迅之后,一下子好像对文学有了一种不同的感觉。以前读其他的文学作品,总觉得他们能写出来的我也能写出来,但是看了鲁迅的作品我就知道,他能写出来的,我就写不出来。他写的什么,怎么写的,都出乎你的意料。你必须感受到它,当你感受到它,你还必须想它,不想不通,越想越通。像《狂人日记》,读第一遍时是读不懂的。我什么时候算是真正读懂了《狂人日记》呢,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文革”以后读懂了《鲁迅全集》。我知道“文革”期间死了好多的人,这些人死得稀里糊涂,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死的。别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把他拖到这种死亡的地步,这就是中国文化吃人,不是其他的在吃人。所以说鲁迅的作品是震撼人心的作品,使你不断地要思考这个世界。《孔乙己》你可能在小学、初中课本上学过,但是你到老,像到我这个年龄,一想起来《孔乙己》仍然很激动,因为随着年岁越长,中国的知识分子越感到自己就是孔乙己,现在我们不就是孔乙己吗?在特殊权力面前,我们很容易被扼杀。那么在底层老百姓面前,觉得我们没用处。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我讲鲁迅怎么样,谁听啊!鲁迅有什么用处,能赚钱?能升官?能成模范?都不行!人家为什么要鲁迅啊?! 孙:庄子那里“无用之用为大用”,还有“逍遥游”,可以安慰人,鲁迅这类人却不能,是吗? 王:鲁迅不能安慰你,他没法安慰你,但是他是一个真实。你没有被安慰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的映射,你的那个安慰是你自己安慰自己。当胡风被抓到监狱的时候,他能用老庄来安慰自己吗?安慰不了,这是个现实啊,直接的现实,你失去了自由,你直接难受啊,这个难受你用老庄调解自己,你还是在监狱里,是吧。老庄那种道家思想,我可以不理政治,但是你不理政治,政治理你啊。 孙:树欲静而风不止。您常说鲁迅影响了您的一生,鲁迅给了您什么样的影响? 王:我为什么说鲁迅决定了我的生命?因为《鲁迅全集》为我展开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当时的中学教育给我展示的。在那时候鲁迅给我展示的,比语文课本给我展示的更广阔、更光明,也更壮丽。鲁迅从西方的荷马、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卢梭、伏尔泰、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再到当代的思想家,这些人的思想,在《鲁迅全集》中都有。尽管他不是专门研究这些的,但你可以看到鲁迅那种思维的广阔性。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还没有发现中国的知识分子,包括研究外国文学的知识分子,在思维的广阔性上能和鲁迅相比的。我读了鲁迅以后,就不那么单纯了,对于哲学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都开始关心。我在高中时通读了《毛泽东选集》,至少我知道毛泽东是谁,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哪些是毛泽东思想,哪些不是毛泽东思想,哪些是传统文化,哪些是真正的现代意识,这也是《鲁迅全集》给我的启示。假如不读《鲁迅全集》这些东西也根本不会去想。那时候也读了很多马列著作,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我读的有关马列的著作,除《毛泽东选集》四卷之外,还有两卷本《马恩选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列宁论文学艺术》、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马恩列斯论文艺》、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鲁迅译)《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华岗的《辩证唯物论大纲》、杨献珍的《什么是唯物主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等。与鲁迅的结合就是与知识的一种结合。我爸爸是个行政干部,那时是聊城干部疗养院院长,他喜欢看书,非常喜欢鲁迅,家里当时还订了社科院办的三种刊物,一份是《文学研究》,即后来的《文学评论》,一份是《哲学研究》,一份是《历史研究》,北京大学还有一个《文学研究集刊》,看到了我就买。鲁迅给我的启示还有他是一种理解,你即使是批判他,你也得弄懂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一直到现在,我并没觉得我在哪一个时期成为一个文化上的刽子手那一类的人。我研究鲁迅,我不会非要把沈从文、张爱玲说成是坏作家不行。我有了独立的思考,并且我独立的思考,绝对不是抹杀别人的思考,而是要理解整个世界,理解所有的人,理解所有的思想。你只有理解了他,你才能够和他战斗,你才能够离开他,你不理解他,你离开他,你就不知道你离了他你是变得愚昧了?还是变得聪明了?你分不清楚了。鲁迅对我的重要启示还有,他使我对外国文化怀着一种热情,一种追求的热情,要了解,要打通,但是他也没有把中国文化抛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