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莫迪亚诺谈起:文学地域性的魅力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的莫迪亚诺。结果一公布,在国内文学界收获了很多好评,但也有一些争议,主要是关于莫迪亚诺作品的思想深度、作品分量等方面。 但笔者的阅读感受与主流批评有些不一样。笔者曾经阅读过莫迪亚诺的两部重要作品,《暗店街》和《青春咖啡馆》。让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作品浓郁的地域性,也就是强烈的巴黎印记。这源于作品两方面的特点。作品浓郁的巴黎地理印记。正如有批评家所说:“巴黎的街道则构成了莫迪亚诺纷繁复杂的小说地图。他的作品都是以巴黎为背景展开,并且对巴黎进行了仔细的描写,好像作家永远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细节。……在他的作品中,巴黎的每一个咖啡馆,每一条街道都是如此清晰,作者将巴黎的每一个角落都复制进他的故事中。”[1]55莫迪亚诺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以巴黎为故事背景,或者说,作品在几乎不露痕迹之间,将巴黎的色彩完全融入了作品之中,让你感受着巴黎的独特地域性。莫迪亚诺的作品,充斥着巴黎的地理文化特征。比如巴黎的标志性地名,像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圣母院等,还有凡尔赛大街等著名街道,以及无所不在的咖啡馆,独特而浓郁的艺术氛围和年轻人的浪漫方式。而且,人物性格和行动的优雅、风度、气质也都与巴黎的文化一致,故事的发生点也都在其中的某一真实地域,与周围的浓郁地域特色环境融为一体,让人感觉到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地理和文化上的巴黎。 除了故事的地理环境,还有人物和时代背景,莫迪亚诺作品也都密切地联系着巴黎。其作品的人物命运和生活轨迹普遍都比较模糊神秘,但几乎无一例外,它们都与二战时期的巴黎历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也就是说,作品虽然写的是个人命运和个人故事,但实际上在整体上投射着巴黎这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那段带着巴黎(当然也是整个法国)人屈辱和痛苦的历史,既是笼罩在人物命运上的巨大阴影,也主导着叙事的明暗线索,更构成了巴黎人的独特心灵历史——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历史的伤痕却难以消除,其遗患甚至可以渗透到几代人的生活中——从而既构成了对这段历史灾难的深度记述,也是对历史当事人心灵世界的严厉诘问(这一点,这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颇为类似。村上春树的作品也是有意识地将作品人物命运与日本二战时期的历史悲剧和惨痛记忆相沟通,只是他的小说背景比较分散,没有刻意与某一个城市相关联,因此地域色彩相对疏淡一些)。所以,莫迪亚诺的历史不是立足于虚空,而是真实历史记忆的刻录,是对独特地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他对人物命运本质的探询,也与具体的历史链接在一起:“莫迪亚诺的许多小说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故事和人物有不同,但主题和气氛确有异曲同工之处。特别是以巴黎为背景的小说,都试图将失去的记忆捡拾和贯穿在一起,空间的徘徊,是为了捕捉过去的时光。”[2] 人与物,历史与现实,地理与时间……就像密密麻麻的巴黎大街小巷,充满着曲折和幽暗,历史文化和人性命运中的委婉玄妙,所有的因素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从精神到物质,从个体到整体的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巴黎社会和文化图画。不管你有没有去过巴黎,只要你对巴黎的地理和文化有所了解,对欧洲的二战史稍微熟悉,你阅读莫迪亚诺的作品,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你认识到:巴黎就是如此,这就是巴黎。 后来,笔者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学者们对莫迪亚诺的评述,发现有不少人的感受与笔者相类似,也就是说,许多学者从地域性角度对莫迪亚诺进行了论述和肯定。比如龚古尔奖评委贝尔纳·皮沃说,201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实际上也是奖给巴黎这座城市的。他认为莫迪亚诺的作品描写了一个消逝了的时代,同样也展示了一个消失了的巴黎,“代表了巴黎的记忆和良心”。法国作家奥利维埃·亚当则认为,莫迪亚诺的巴黎是一个被他“重新描绘、重新定义、重新创造”的巴黎。他想找回昔日的巴黎,但他“生活过的巴黎以及在作品中描述的巴黎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只能通过一部部作品把巴黎“变成我心中的城市,我梦中的城市,永恒的城市”,因为他“已经很难离开它了”[3]。由此可见,地域性是莫迪亚诺创作的重要特征和优秀文学品质的重要部分,也是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莫迪亚诺的文学,笔者很自然想起了中外文学史上众多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学地域,以及创造这些文学地域的作家作品。在城市方面,我们很容易想到书写伦敦的狄更斯,书写都柏林的乔伊斯,书写彼得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书写维也纳的卡夫卡,以及在诗歌领域的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巴黎……在乡村书写方面,则有福克纳之于美国南方,哈代的英国乡村,维尔哈伦的比利时乡村,以及氛围更为广袤的惠特曼的美国大地。包括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沈从文的湘西,老舍的北平,以及张爱玲、王安忆的上海,刘心武、邓友梅的北京,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等。不能说这些作家都是依靠书写某一地方而著名的,但确实,他们的文学魅力、文学形象与他们书写的文学地域密不可分。对于众多读者来说,一提到某位作家的名字,很自然会想到他笔下的地域。可以说,这些作家写出了各个地域的灵魂,也成了这些地域(包括乡村和城市)的精神和形象的代表。他们的形象、声誉,已经与这些地域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对于作家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骄傲。而对这些地域来说,则当然也是一种幸运。 从学理上探讨地域性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的文学魅力呢?笔者以为,主要由于它们之间有着很多内在的相通处:其一,个性是文学的生命,地域性之中正融合着独特的个性。不同地域的生活、风俗、人物、文化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具有多样化的美学特征,深刻切合着文学强调创新和个性化的重要特性。其二,地域性本身的内涵非常丰富而深厚,深刻的地域性往往与对生活、人物本身的深切认知和表现密切相关。换言之,文学作品真正传达出了独特地方特征,也就自然折射出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认识,也就自然具备了深层的文学品格,实现了文学的优秀价值。其三,在现时代下,文学的地域性具有更突出的意义。因为它蕴含着文学个性对同质化生活的反抗精神,也是精神对物质的拒绝和对抗宣言——在高度物质发达和城市化潮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行为思维方式都逐渐呈现程式化特点,文学创作也很容易被它所感染,走上雷同和模式化的趋势。目前中外娱乐界流行的类型小说、科幻电影、动画电影,都有很浓郁的表面化、模式化特点——这也是很多学者概括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如此情况下,对地域性的追求和表现,是文学独立性的张扬,也是个性意义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