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的重建与文化自信的生成 王蜜(首都师范大学)/《阅江学刊》,2017.1.33~39 文化自信作为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主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文化自信是在长期的认知和实践中形成的对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高度认同,以及由此而生的充分信赖的心理和高度依赖的情感。深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文明历程及其孕育的文化生命基因是文化自信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主要土壤。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成为形成文化自信的关键因素。 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是浸润在特定文化传统中的特定主体对其文化的内在体验和认同。它是特定主体亲身认知和体验的结果,离开特定的主体也就无所谓文化自信。因此,不同的民族对不同的文化有相似的崇尚乃至信仰。法兰西、日耳曼、以色列等民族巨大的文化差异并没有影响他们凭借各自的文化傲视世界,也没有影响这些民族拥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不同的民族对于不同的文化产生了相似的深度认同,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性。主体是处在特定时代的实践中的主体,因此,具有主体性的文化自信就具备了实践性和当下性或曰时代性。 集体记忆形成身份认同,反过来,这种身份认同又强化了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对身份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进入集体记忆的传统文化对身份进行塑造,这种塑造深化了特定时代的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信赖,借此,文化自信得以生成和强化。集体记忆是传统文化滋养文化自信的中介和桥梁,如此一来,在我们思考和谋划当前的文化自信时,就不得不审视我们的集体记忆。要构建传统文化滋养文化自信的中介,就要打破当代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阻隔,要使当代文化自信能够扎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厚土,就需要重构集体记忆。如何重构?1、以“科学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时代中轴,重构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2、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3、建构传统文化的记忆之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再登场”。 种族之战?文化之战?经典之战? ——从丽塔·达夫与海伦·文德勒的论战说起 王卓(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2.5~16 2011年11月,美国诗坛一场规模空前的论战烽烟骤起。论战双方是美国首位非裔桂冠女诗人丽塔·达夫和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海伦·文德勒。论战的起因是丽塔·达夫主编的企鹅版(20世纪美国诗歌选集》的出版。这两位美国文坛的重量级人物以及双方的支持者们借助报刊、杂志、网络等平台把这一论战吵得沸沸扬扬。然而,在这热闹异常的表层下暗流涌动,三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不断地提醒我们,这是一场严肃的,关涉美国诗歌,乃至美国文学走向,并最终将超越美学范畴的论战。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种族。论战双方的族裔身份引人关注。达夫是美国非裔诗人,而文德勒是白人评论家。这就不难理解这场原本两个人之间的“战争”为何会演变为对两个种族之间关系的思考,成为两个族裔阵营的战争,同时也使得族裔文学和主流文学的关系问题成为该场论战的焦点之一。第二个关键词是文化。这场论战的本质牵涉到论战双方的文化立场,对美国历史上的文化运动的态度以及族裔文化身份建构等问题。第三个关键词是经典。这次论战涉及多个当代美国文学,尤其是当代美国诗歌现状和未来的焦点,特别是关于美国诗歌的经典、经典化和经典扩容等问题。本文将以此次论战为起点,思考并解读该论战的多维度、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需特别指出的是,笔者通过对这场喧嚣的论战双方观点的爬梳发现,不但达夫和文德勒之间存在着诸多误解,国内外学界对达夫和文德勒以及她们的观点和立场也存在着诸多误读。这些误读从本质上说牵涉到的正是美国当代族裔、文化和经典之争的最核。归根结底,达夫与文德勒这场两个女人的战争是一场美国特有的多维度的文化之战,是种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主义共存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深层之中,并不断交织和交锋的外化。在种族主义依旧以各种尽管隐蔽,却顽固的方式存在的美国,如达夫一样的族裔作家的种族身份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依旧会是最为敏感的文化和政治身份,而如达夫和文德勒之间的论战也依旧会以各种形式不时爆发。和此前在美国文坛出现的多次论战一样,这场论战也没有,恐怕也永远不可能决出高下。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美国当下独特的多种文化意识形态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