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7)04-0237-07 大学新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开端,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连接的特殊阶段,是学生由青年到成年的转型时期,更是“三观”建立的黄金时段。在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新生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焦点。如何使大学新生教育更加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实现大学新生教育生态化转向,建立创新、绿色、和谐、开放的大学新生教育模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新生教育生态化缘起 大学新生教育面临一系列危机,一是生源质量下降、高考选拔人才机制僵硬、社会就业压力加剧等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二是教育内部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如新生教育重形式轻实效、队伍保障不健全、辅导员与新生关系不和谐、新生参与教育管理机制匮乏:三是新生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领域改革关联度增加,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难度加大。①大学新生教育危机反映生态系统的失衡。 第一,微环境失调。大学新生教育的微环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受教育者(主要指新生),二是教育者(主要是辅导员或班主任)。当前大学新生具有自己的特质,譬如,自我意识强,协作能力弱;竞争欲望强,抗挫能力弱;创新渴求强,持久能力弱。这三强三弱决定了新生到大学后有诸多的不适应。其一,生存环境骤变,身体不适。当前新生多为独生子女,受父母和家人的百般呵护,到大学之后,自理的新生生活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又因饮食、语言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突变,也会使其感受到一定压力。其二,教育方式改变,学习不适。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安排自己的学习,而大学更多强调自主学习,要求自我管理,这使新生很难适应,感觉目标不明,动力不足,学习不适。其三,人际交往更新,心理不适。新生到大学后,脱离了中学和家庭等熟悉环境,人际交往急需吐故纳新,某些性格孤僻的孩子不善交际,很难融进新的人际圈,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新生的特点需要教育者因人施教,而作为新生实际教育者的主体——辅导员或班主任,很难做到这些。首先,辅导员与新生人员人数不成正比,按照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而多数高校实际师生比达1∶300还强,“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过多,客观上造成与大学生交流频率较低”,他们对新生的教育,往往是“群体”式的说教,空泛理论的表述,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人文的关怀,难以满足新生需求。其次,辅导员与新生交往平台减少。辅导员影响新生需要三个基础条件:渊博的知识、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由于辅导员经常忙于具体工作,难抽时间学习,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为新生传道授业解惑之需要,繁重的工作往往吞噬掉他们的耐心,辅导员与新生的交往平台在慢慢销蚀。 第二,中环境的短位。中环境指高校内与新生教育相关联的教育制度、目的、内容、方法及目标、校园文化及设施等软硬条件。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②大学新生教育也需要一些要素合作发力,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它不仅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所构成的微环境有关,亦与校内软硬条件构成的中环境有关。但在具体实践中,新生的教育活动往往局限在以新生与辅导员或班主任为主的微环境内,教育也仅是常规的“校史校训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或者行为准则教育,学校机构设置及机构功能分布教育,院系和专业的介绍教育,学籍、学分管理以及选课教育,还有以德育为主的思想教育和爱国爱党的政治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帮助大学新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坚韧人格的军事训练等”③。缺少了高校其他资源的支持,如教师的引导、朋辈的示范、文化的渗透、环境的渲染等,单纯地说教在新生复杂教育实践中显得苍白无力,它可能会被一件极小的事情,甚至是其他管理人员不适的语言,瞬间击得土崩瓦解。 第三,宏环境的渗透。大学新生虽在学府内,但外部环境的影响无所不在。社会价值观、文化多元化、选拔和用人机制以及国家教育理念和体制等,这些渗透于新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大学新生教育面临着多元价值理念的冲击,物化经济的引诱,利己主义的侵染。 换言之,在大学新生教育系统,微、中和宏环境出现了失调,这些说明当前的教育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生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面临严重问题,迫切需要教育生态化解决其顽疾,达到“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之目的。大学新生教育生态化试图通过调适其所处环境的各要素,把新生教育置于整体开放环境中,用生态机制调节新生教育的矛盾和失衡,通过教育主体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相互作用,达到教育之目的。它以一种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新生教育,扩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革新了传统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为可持续的新生教育提供新思路。 二、大学新生教育生态化的理论诠释 大学新生教育生态化是指在教育主体及环境构建的生态系统中,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配置大学新生教育资源和优化大学新生教育结构,促进教育理念、目标、路径的良性发展,确保新生教育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之间处于和谐共生状态,建立一种开放、共享、协调的新型教育模式,实现大学新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学新生教育生态系统中,三个价值主体即教育者、新生与社会构成两边加一角的关系,新生为度,教育者与社会为边,后者张力越大,前者弧度愈宽,成长空间越大。新生教育生态化通过调节“边”与“度”的关系,实现三者的能量及信息交换,使新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