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三种先天地为自己立法的高级认识能力的分析,康德在认知、道德和审美三个领域建构起他的批判哲学。这三种高级认识能力都可以被归属于最广义的理性。理性学说可以说是康德哲学的核心,相关的论述也成为康德研究中的主体部分。虽然理性是自律的,即能给予自己的运用以先天原则,但是,理性从来不是单一地起作用,感性始终不可或缺并与之相伴:或者在理性的高级运用中,作为相对(gegenüberstehend)概念的感性与理性互相补充;或者在理性的低级运用中,作为相反(widerstreitend)概念的感性阻扰理性的功能。广义的理性在认知、实践和审美的领域分别具体表现知性、实践理性和审美判断力,与之相应的,感性也表现为各种形态,并对它们的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不管这些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么,感性在各个领域中具体形态为何,它与理性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各种不同作用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就成为亟待厘清的问题。这些较少受到学界关注和解答的问题不仅对于康德先验哲学的构建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展示康德哲学的全景以及其多元性和复杂性——不仅仅有先验的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也有经验性的和人类学的关注;不仅仅关注的是一个理性主体的存在,而且也体贴一个理性—感性主体的实存——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简单地介绍了感性概念的词语学来源和哲学史上的背景之后,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先验认识论中形式性的知性相对的质料性的感性和其先天直观形式(时空),以及在普通人类知性的使用中感性在错误认识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二部分一方面展示了康德在先验层面对道德感的创造性界定,另一方面澄清了感性并非恶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了康德美学的感性属性,并勾勒了感性在经验性审美中的消极作用;最后一部分对感性在各个领域的积极和消极功能系统性地加以概观,并试图探知感性的独特属性——包含在被动性中的主动性以及与身体性和时间性的关联。 德语词感性(Sinnlichkeit)是形容词“感性的”(sinnlich)的名词化形式,而最早见于13世纪的这个形容词又来源于“感官”(Sinn)。“感性的”和“感性”在其使用之初就主要被限定在外在感知(
u
ere Wahrnehmung)和愉悦与不愉悦情感之上①。一般的,前者可以看作外在对象刺激外感官的结果,而后者则是内感官当中的心灵和心理状态。前者多用于被当作认识的来源或者成分,而后者则与价值的认定和行为的动力有关。在延伸的意义上,感性也指代感性认识的对象,以及由情感引起的行动。但不管在何种意义上,感性都是与理性相对的:认知当中感性直接感知到具体杂多,而理性则对其感知进行处理而获得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在实践中身体的—感性的维度中的人常常在欲望驱使下走向罪恶,而心灵的—理性的维度则是道德的。 在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中这种对峙十分明显。自柏拉图起,相对于理性的感性就一直被界定为低等的、消极的和不完善的。到近代,笛卡尔、斯宾诺莎强调心灵的激情(passion)对于理性的干扰,因此理性要摆脱爱好的影响。莱布尼茨继承唯理派的观点,认为与知性的认识相对的身体的感性是一种低级能力,作为其结果的感受(Empfindungen)常常是不确切的知识或者错误的假象。按照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观念,感性只可能提供杂乱和模糊的认识,产生假象,只有知性才有清晰的认识,提供知识。与唯理派相对,英国经验派则认为知识的基础在于感性经验,并且,感性的奠基性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认知领域,而且也体现在伦理学和美学之中:道德感是道德判断的标准,而审美判断则是基于情感。当然,虽然唯理派在认识中贬低感性的价值,但也有哲学家试图在新的领域发掘它的意义。鲍姆伽通创建了一种新的学科——感性知识的科学,即美学(感性学),他不仅反对将感性看作一种不完善的知识形式,而且也否认情感和激情是有害的。与传统逻辑相平行的美学只是处理了一个不同的领域,前者针对的是客观对象,而后者指向主体心灵,前者具有知性的完善性,而后者则具有感性的完善性。在这种背景下,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感性作为独立的基本概念纳入到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并在认识、实践和审美三个领域都赋予了感性重要的作用。 一、认识中的感性 康德将感性定义为一种被动地接受对象对感官刺激而获得表象的能力,而知性是对感性的表象杂多先天地进行综合的能力,二者合作才能产生知识。通过感性,对象被给予;通过知性,对象被思维。这两种属性对彼此都是不可或缺的,“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②。知性无法直观,缺乏现象,作为形式知性就没有反思的对象,无法产生知识;而感性的直观杂多不经过思维的综合就无法被我们认识。 莱布尼茨—沃尔夫派认为感性是错误和假象的来源,只有知性才能提供清晰的认识。康德不赞同这种看法,他认为这仅仅是对感性和理性进行了逻辑上的区分,而非先验的区分。前者只是一种程度上的区分,而非从本质的、来源性上进行区分。康德从主动自发性和接受性(就来源而言)、规定性和被规定性(就功能而言)的角度来区分二者。另一方面,康德也不赞同经验派对感性功能的认定,感性并不能提供普遍有效的知识,只有知性的先天概念才能保证表象杂多连接的客观必然性。 虽然感性无法思维和判断,但它仍然可以提供清晰可靠的现象——先天的直观形式保证了现象主观上的普遍有效性。康德认为纯粹的直观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前者作为外感官的形式使得对象的形状、大小及互相的位置关系得以确定,后者作为内感官的形式规定着我们内部状态中诸表象的关系。这样,感性直观本身也是由质料和形式两个部分组成——由对象刺激而产生的结果(感觉Empfindung)和使现象杂多在某种关系中得到整理的先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