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映照社会现实的符号,也是反映青年生活方式的时代标记。当前,互联网流行语也折射出了青年网民的互动形态及其亚文化变迁的轨迹。诞生于2014年的网络语言“约吗”,虽然未能人选当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却深刻展现了青年群体新兴的网络社交形式,同时也预示着互联网“约文化”的崛起。作为青年网民“线上+线下”社交的另类表达,“约文化”的形成既得益于“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即Location Based Service)技术的日趋成熟,又来自于网民自身通过移动社交应用对离线互动的主动营造。由此,“约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催生了一种“流动的亲密关系”,这对当代的青年社会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议题。为透彻分析该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约吗”一词进行历史回溯及意义澄清,认识“约文化”的实质内容;其次,阐释“约文化”崛起的原因和特点;最后,讨论“流动亲密关系”引致的挑战与机遇,并为青年社会工作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解释框架和干预路径。 一、“约文化”的崛起:对“约吗”的词义溯源 “约吗”这一网络流行语是“约文化”生成并不断崛起的关键符码。“约吗”一词的具体来源已不可考,但新浪微博的“微指数”显示,该词首次出现于2014年7月26日。另外,笔者还通过“百度指数”发现,“约吗”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被集中点击的时间段是在2014年8月24-30日之间。2014年10月20日,百度手机输入法在美国时代广场打出了“hi,约吗”的巨型广告,该词被搜索的次数随即达到了历史新高。同年11月15日,影视明星冯绍峰和倪妮二人在微博中的“秀恩爱”,更将“不约,叔叔我们不约”炒成了热门句式。 “约吗”在移动网络社交中的持续升温,令“约还是不约”俨然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无法回避且亟须反思的追问。大致来讲,作为网络流行语的“约吗”有如下含义:网民基于交友软件或其他网络社交方式的一种“调情”,它以制造线下见面机会、发生“一夜情”式的性关系为目的;用于朋友或陌生人之间在线筹划见面时打趣的口头禅;充当打招呼和表达问候的新词汇,相当于“喂”或“你好”;代表在某一特定领域或时空中找寻同伴的符号,以期实现下一步的共同行动。 从本质上看,“约吗”一词具备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是社交性。“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成不同网络主体间“面对面”的离线沟通,因而,“约吗”是在征询对方“社会互动能否继续”“共同行动能否达成”的意见。其次是反讽性。由于“约吗”始终隐晦地暗含着一种“性”的底色,所以在虚拟对话环境中,网民大都使用该词来制造幽默、调侃和反讽的效果。一句“约吗”立刻可以营造出轻松的线上对话氛围。最后是日常性。“约吗”除了具有“性”调侃的灰色功能之外,其日常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之间,也无论是亲友还是陌生人之间,“约吗”变成了一句已脱敏的大众俗语,成了在线征求意见、呼朋唤友和引发关注的工具。因此,“约吗”是一个具有多元社会意义的词汇。 部分学者将“约吗”和“小鲜肉处置”“逗比”等词汇统归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流行语[1],这无疑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认识。他们似乎只看到“约吗”潜藏的“性暗示”,却没有关注到移动社交时代里“约”已成为青年网民的一种流行生活方式,而这正预示着网络“约文化”的跃然成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绝不能把“约文化”视为“一夜情文化”(sexual hookup culture),因为后者只包含了那种丧失责任模式的负面性文化[2];而前者的实质则是青年群体在互联网社会语境中构建的新兴互动形态和网络文化,它更具广泛的社会学意涵。进一步讲,青年网民间的“约”已跃迁为一类新型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都市经验,并被迅速地结构化成网络社会中的“约文化”。 当前,网民群体不仅能够通过各类社交应用实现人与人的相约,而且“约饭”“约车”“约运动”等也成为常态。以“约车”为例,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网络预约出租车与预约专车的用户分别达到1.59亿人和1.22亿人[3]。可以预见,使用各类“网约”服务的人群还会继续增长,“网约”频率也将从偶发向日常化转型,“约文化”必然随之不断稳固。因此,青年网民间的互动模式在此过程中得以更新,一种适于移动网络交流的新型亲密逐渐凸显。当然,在具体分析青年网民亲密关系的变革之前,我们还有必要对“约文化”的生成原因做一简要阐释。 二、“约文化”何以可能:一个探索性的解释 广义地讲,移动社交时代的“约文化”是一种网络文化(cyberculture)。贝尔曾指出,网络文化来自于电子技术的更新,它是人们在互联网中交换信息时所产生的理念、经验和隐喻[4]。具体到中国互联网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规模庞大的网民基数、急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迅疾变迁的网络经济,都持续地推动着网络文化的生产和更迭。这也在总体上构成了“约文化”的生成逻辑。 (一)“缺场”交往为“约文化”奠定了互动基础 现阶段,线上“缺场”社交的普及率上升、网民社交心态的不断开放,都为“约文化”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群体互动。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这两个数据分别比10年前增长了5.7亿人和41.2个百分点[5]。快速普及的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技术应用、商务交易、网络娱乐、网络金融和公共服务,也剧烈地改变了中国网民的社交方式及心态。尤其是随着Web2.0的到来,网民之间的关联不断加深,互动场景和交往习惯也持续向线上转移,在线“缺场”社交成了一项最为普遍的网络行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在我国网民中的使用率达90.1%,其中82.7%的用户网龄超过5年,36.9%的用户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达6小时以上[6]。线上社交群体整体呈现出用户规模大、触网时间长、涉网程度深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