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8月份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上,笔者做了一个关于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状况的统计简析的报告,后来整理成文发表。①转眼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又过去了一年。这一年间,既有新的收获,亦有诸多缺憾;有突出的研究实绩,同时也不乏偏失和泡沫;有热闹的焦点,也有边缘冷清的领域。为对这一年间现当代文学研究做以大致的观察,同时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的常规研究工作,我们又对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之间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从总体格局上来看,与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的状况趋势相比,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这一年时间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状况趋势并没有发生大的突变,我们一些观念和基本判断也没有变。但是从统计和观察的过程和结果看,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一年里的研究还是凸现出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这包括应该肯定的方向、亟待认识的误区、需要提及的问题,以及值得反省深思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又一次进行这项年度统计考察的原因。 一 数据统计:原则与方法 (一)数据统计原则 1.计算方法上,对各个时期或某几个时期均有涉及的专著和论文,按照研究内容分别计入各阶段,因此共重复计算了156部(篇)/次。但是在计算各类研究所占比例时,总数不累加,均按实际的1356部/篇来算。所以,每个阶段的所占比例之和,大于100%。 2.所列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份之间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著和论文。 3.重版的专著不计入。 4.在港台出版、发表的,如果较多涉及中国大陆文学则一般按照历史时期,计入不同的阶段,如果不涉及中国大陆文学的,则不计入。 5.文学史著教材不在统计之列。 6.非正式公开出版的专著,不在统计之列。 7.非学术论文一般不计入。 8.因时间关系,各类报纸上的论文不在统计之列。 9.内部交流刊物或民间刊物上的论文,不在统计之列。 (二)采样分类方法 我们通过对图书馆藏书与现刊的搜集及学术数据资源的查阅,统计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专著与学术论文。这是近一年来中国大陆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绝大部分文献,有着充分可信的统计学基础。 按照历时的阶段,我们将学术文献中所集中研究和重要部分涉及的内容,分成了五个时段: 1.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1912-1949年间文学的研究; 2.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十七年”间文学的研究; 3.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文革”期间文学的研究; 4.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的研究; 5.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新世纪以来文学的研究。 我们分别就论文文献和著作文献进行了统计,从而得出了每种类型在上述这五个时段的研究文献在全部所查阅文献中的比例。 二 统计结果:参差的呈现 (一)论文文献统计 我们查阅这一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论文1282篇,每种类型的研究比例如图2-1所示。
图2-1 学术论文研究对象比例统计图示(2015年8月—2016年7月) 由此可见,具体数据比例如下: 第一种类型,亦即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1912-1949年间文学的研究有601篇,约占46%; 第二种类型,亦即主要论及“十七年”文学的有84篇,约占7%; 第三种类型,即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文革”期间文学的研究有13篇,约占1%; 第四种类型,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的研究的有289篇,约占23%; 第五种类型,主要研究新世纪文学的有401篇,约占31%。 (二)学术专著统计 我们查阅这一期间公开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著74部,每种类型的研究比例如图2-2。
图2-2 学术专著研究对象比例统计图示(2015年8月—2016年7月) 由图可见,具体数据比例为: 第一种类型,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1912-1949年间文学的著作46部,约占62%; 第二种类型,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十七年”文学的著作19部,约占26%; 第三种类型,主要论及“文革”的7部,约占10%; 第四种类型,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有27部,约占37%; 第五种类型,集中研究或重要部分涉及新世纪以来文学的著作有25部,约占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