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相对晚近的研究领域,但在数十年的制度化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对高等教育研究本身的历史进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1989年,欧洲高等教育研究者尼夫(Guy Neave)提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史学研究”(historiography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的概念[1]。其后,他又明确提出要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进行研究,由于高等教育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因此其知识基础非常多变而不稳定,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进行研究可以挖掘该领域的核心知识,以维持这一领域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术创新[2]。笔者对尼夫的呼吁深有同感,目前正在尝试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进行系统分析,本研究呈现的是对德国相关情况的分析。 在德国,高等教育研究(Hochschulforschung,中文可直译为“高校研究”)一般被理解为是关于高校和高校事务的研究,主要包括高校管理、组织、学制、人事、学生以及高校的教与学等内容[3]。现代社会科学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是一个相对新近产生的领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扩张引发的问题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起步。其后,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两德统一”“新公共管理主义”“欧洲一体化”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视角与范式不断转换,涉及学科也愈加广泛。每当德国高等教育经历转折时,高等教育研究就备受关注。 在高等教育研究发展过程中,德国涌现了以迪特里希·戈德施密特(Dietrich Goldschmidt)和乌尔里希·泰希勒(Ulrich Teichler)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为德国高等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德国高等教育研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问题。在德国,高等教育研究被普遍认为是以其研究对象为命名的专业(Fach),而并非是一个学科(Disziplin),高等教育研究者一般都来自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其内部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学术交往。在缺乏共同学科背景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术交流与知识积累,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研究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德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特别注重对既有研究的总结。1984年戈德施密特和泰希勒等人主编了《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Forschungsgegenstand Hochschule)。其后每隔10年左右,都会有学者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最近发表的研究包括沃尔特(Andr
Wolter)以实证教育研究的视角撰写的《高校研究》(Hochschulforschung)和克吕肯(Georg Krücken)等人完成的《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的高等教育研究视角下的问题、结果与视角》(Hochschulen:Fragestellungen,Ergebnisse und Perspektiven der sozialwissenschaftlichen Hochschulforschung)一书。这些研究成为对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元研究,也使得高等教育元研究的成果不断积累。 本研究从学科制度视角出发,回顾和梳理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起源与进程。着眼于组织制度、人物和学术三个维度,一方面分析德国高等教育研究赖以发展的组织制度基础(包括研究专业机构、刊物和学会组织),另一方面通过对代表人物和学术范式变迁的梳理,从知识的视角透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二战”后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二战”后德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德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的扩张紧密相连。20世纪60年代,刚刚从战败阴影中恢复的德国逐渐走入正轨。在政治和经济秩序恢复之时,德国人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到所谓的“教育灾难”之中,“年轻的科学家在他们的祖国找不到工作。更为恶劣的是,人们不得不将他们的孩子接回家,因为学校里既没有老师,也没有教室。”[4]16以“文化国家”自视的德国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自救,联邦德国制定了多项政策,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到1970年,德国的中学生数量较十年前增加了两百万[4]20。 中学毕业人数增加,使得有进入大学深造意愿的学生数量增加。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政府和各联邦州政府开始注重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德国开始进入到高等教育扩张的阶段[5]。在高等教育的扩张阶段,如何使数量增加而不会导致质量下降,成为高等教育举办者最为关心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规划的机构,探索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解决高等教育扩张中出现的实际问题。1963年,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在柏林成立了专门针对教育规划的跨学科研究机构(Max-Planck-Institute für Bildungsplannung);1969年,专门从事高等教育数据分析的高校信息系统(Hochschul-Informations-System)建立;1973年,巴伐利亚高校研究和规划国家研究所(Bayerisches Staatsinstitut für Hochschulforschung und Hochschulplanung)在慕尼黑成立。 20世纪90年代,由于推行公共管理主义改革,德国高校的治理进入转型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管理方式对公共机构进行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继而促成了一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如哈勒-维滕堡高等教育研究所(Institut für Hochschulforschung Halle-Wittenberg)、高等教育发展中心(Zentrum für Hochschulforschung)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逐渐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视角,高等教育研究服务实践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