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6)06-0059-13 对多数人而言,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是一个极为艰难的阶段。①在该阶段,大学新生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压力与挑战:调适或建构新的人际关系,自主安排时间和财务,更重要的是适应大学环境的学术氛围和学习方式。②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两者之间的“断裂”被视为阻碍高中与大学顺利衔接的障碍。究其原因,对高中教育功能的狭隘定义是导致断裂的主要根源。作为在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高中阶段,往往被狭隘定义为“升学准备”阶段,而其“为大学阶段成功学习做准备”的重要功能却遭遇忽视。③因此,为走出这一误区,未来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亟须实现从“选拔功能”为主导的传统范式向“教育功能”为主导的衔接范式的转换④。 在中国,解决上述问题尤为迫切。以高考作为分水岭,高中教育存在严重的应试倾向,与此相异,大学教育改革则不断强调宽博性、选择性的特色。两种不同特质教育模式的冲突,使得高中与大学之间形成了相对坚实的壁垒,进而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术融入障碍。扩招之后,学生学业基础薄弱、学习目标模糊、学习策略缺乏、主动性学习参与不足等现象日趋突出,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的正常运作。⑤针对该问题,2014年政府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⑥,以高考作为方向标,引导高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高中与大学的共同基础。按此顶层设计,上海、浙江两地分别启动了高校招生综合试点改革,其政策意图在于推动高中(基础)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增加学生的选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规划意识,改变以往机械化的应试学习,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模式。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利用学生调查数据,尝试清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衔接特征,揭示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经历与高考成绩、特别是与其大学入学后学术融入之间的内在关联。探讨该问题,不仅从学术上拓展和丰富对高校学生发展影响机制的理解,同时就现实意义而言,对于科学设计高校招生制度,完善高中教育,推进高中与大学的顺利衔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高中与大学的过渡与衔接 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充满挑战与变化,许多学生在此阶段体验心理焦虑、自卑等个体情感问题。为此,充分理解学生的过渡经历,对促进学生的大学学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⑦汀托将这一过渡区分为分离、过渡、身份认同三阶段。当学生离家脱离自身的入学前身份,他们需要完成相应的个体转型,重新调适以往生存情境中形成的某些规范惯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学生需要在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实现的一系列调适与改变。⑧ 上世纪末期,随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甚至普及化阶段的过渡,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问题开始受到管理部门甚至学界的关注。同样在中国,经历了十余年之久的规模扩张之后,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高考录取率更高达77%⑨。在此背景之下,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针对引发高中与大学衔接矛盾的深层原因,其一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和高校学生录取率的提高,作为大学入口的把关制度,发挥选拔筛选功能的大学招生考试面临失效危机。传统意义上,大学招生考试是保障高中与大学顺利衔接的关键环节。考试合格者意味着在入学时点已经具备了在大学阶段开展系统深入学习的学业基础。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随着招生考试录取门槛的降低,其传统的筛选功能开始淡化,升学者中无法开展正常学习的学困生比例逐步增长。其二是,高校招生考试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学业测验评价之外的选拔制度的出现。综观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国家,为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转型,各国都积极推进高考制度创新与改革。例如,韩国引入美国SAT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制度,简化考试科目,减少题量,压缩高考时间,甚至强化高中平时成绩在大学录取中的考量比重。⑩在日本,为避免与国公立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约40%的私立大学引入了推荐入学、面试、论文测试为主的AO(Admission Office)招生模式。(11)毋庸置疑,多元化考试制度改革在推动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多样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深了高校学生学业基础薄弱、入学前学业表现不足的忧患。其三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异质性。由于行政管理部门的分割(12)、培养目标的不同、教学取向的差异、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不同,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在衔接中易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制约学生的学业发展。 英文文献中,在表述高中与大学衔接问题时,早期使用的概念为“school-college articulation”一词,其意涵在于强调两个教育阶段的组成部分或核心要素之间的相互连接,指的是“隐含在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传输之际,是支撑和帮助学生实现连续顺畅过渡的一系列体系化程序”(13),强调高中与大学在组织制度层面的对接。然而,近年美国学界在探讨该问题时,开始用“鸿沟(chasm)”一词取代“连接(articulation)”。(14)概念表述的转换,意味着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不能仅仅依赖于组织制度层面的衔接,而需要通过目标、工具(方法)、评价等层面的系统化设计,实现在学生个体层面的两阶段教育衔接,由此真正跨越高中与大学之间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