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049(2017)02-0031-08 2010年以来,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南海问题再度升温。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正式出炉,南海问题一度引发地区局势紧张。印度虽然不是争议一方,但是一直在其中扮演着微妙的角色,频繁涉入其中“搅局”。 辛格(Manmohan Singh)政府时期,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始终是保持着适度的克制,而且坚持较为明确的基本立场。随着2014年5月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上台,印度对南海问题的涉入逐渐加深,对海上安全的关切也远远超过辛格政府。印度不仅与其他大国、南海争议当事国联合发声,而且在多边场合“影射”中国,同时通过建立的多方机制协调立场。与此同时,细致观察印度在2016年对南海问题的立场,可以发现其立场多次变化。这间接说明,印度的整体立场是善变的,莫迪政府不过是将南海问题与其他问题挂钩以实现自身的目的。本文将对莫迪政府以来印度的南海政策动向做出分析,以此引起各方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莫迪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新表现 印度自1988年起就已经开始在南海地区进行石油开采等活动。但是,相比于美日等国,印度一直扮演较为“低调”的角色。2011年7月,中印海军在南海海域发生所谓“对峙事件”后,印度在南海问题中的角色受到更大关注。 1.1 辛格政府时期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辛格政府时期,印度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官方表态一直较为一致,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① (1)虽然印度不是南海争议中的一方,但是印度关注南海事态的整体发展。印度认为,保持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对于国际社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呼吁各方要保持克制。 (2)印度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商业利益要得到尊重。南海争议各方应该按照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议。印度重申支持南海等国际海域的航行自由、无害通过,认为应该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尊重商业利益,呼吁国际社会在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提高海上安全方面增强合作。 (3)印度在南海的活动不具有政治涵义。印度在越南海岸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纯粹属于商业行为,不具有任何政治涵义,而且印度企业在南海海域的行为也是基于技术与经济的需要,不具有任何政治目的。 在整个辛格政府时期,印度这一官方立场一直没有出现过大的变化。 1.2 莫迪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变化 2014年5月,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的行为表现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过去印度并不希望被中国看作它与美国、日本采取的是同一立场,或者被认为与美日形成共同“挤压”中国的态势。2012年7月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A.K.Antony)还曾明确表示过,与中国在南海对峙不是印度的政策,印度没有必要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情况下,选择与美国共同在南海问题上对华施压。然而,莫迪政府的政策明显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印度开始与美、日、越南等国共同对南海问题发声 在这一点上,莫迪政府的立场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2014年8月30日-9月3日,莫迪首次访问日本发表的《东京宣言》中并没有选择与日本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发声。直到2014年9月底,莫迪首访美国,美印发表《联合声明》称,“莫迪总理和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对海上领土争议日趋紧张表示担忧,认为保护海上安全,确保自由航行和飞越对这一地区是重要的,尤其是在南海上。莫迪总理和奥巴马总统呼吁各方避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来推进自己的主权声索。两国领导人主张,各方应该按照国际法所普遍认可的原则,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所有和平方式来解决领土和海上争端。”②这是莫迪政府上台后首次明确地与美国共同对南海问题发声。 2015年1月,奥巴马总统访问印度期间,两国发表的《美印亚太与印度洋共同战略愿景》中特别提及南海问题。“双方重申保护海上安全和确保自由航行及飞越对于地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南海。双方呼吁各方避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各方应该按照国际法所普遍认可的原则,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所有和平方式来解决领土和海上争端。”③尽管这一表述与此前略有差别,但是基本内容却没有多大变化。 更大的突破体现在2015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访问印度时两国发表的《印日2025年共同愿景》。其中称,“南海海上交通线对地区能源安全和贸易、商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构筑了印太地区的持续和平与繁荣,两国总理注意到南海的形势发展,呼吁各方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地区紧张的单边行动。双方认为,全力而有效地执行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尽早通过共识谈判建立《南海行为准则》,将有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双方决定,在海上安全和海上通道的安全议题上进行定期的紧密磋商。”④在愿景文件中,两国不仅敦促南海争议各方要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而且还明确提出日印将会就海上安全(南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进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