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空间背景下当代视觉文化审美方式探析 张兴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社会科学》,2016.12.196~200 当视觉文化取代传统印刷文化成为主流,建立在传统文化艺术基础上的审美观念被打破,“凝神关注”的审美静观随之消解,人们的审美方式发生了转变。(一)从凝神静观到动感凝视。在数字化传媒时代,人对图像无法再像欣赏古典主义绘画那样凝神静观,而仅在图像中感受瞬间的新奇与刺激。(二)从自然的、直接的观赏到技术化、间接的浏览。空间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空间对人而言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自然空间相对于社会空间具有先在性,但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实践能力的提升,先在的自然空间不断消失在人工化的社会空间之中。(三)从看和被看到两者双向交互。后现代空间的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消解距离与界限,如模糊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公共空间是指不特定的人群可以自由进出的领域,如街道、广场、公园;而私人空间则是有限制的、受到邀请才能进入的领域,如家庭、办公室。在传统观念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是分隔和对立的,确保了个人生活与社会公共活动之间的互不干扰。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空间的发展,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使得社会空间日益透明化。相比于单向传播的电影、电视,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交互性且更为开放、平等的媒介空间。在其中,人们平等的地拥有无限丰富的看与被看的权力和机会。一方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去选择“看”的内容、时间和方式,这是“看”的自由;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够将自己所希望展示的东西上传和传播出去,这是“被看”的自由。 试析“中国化”概念内涵的三个层面 杜吉刚、叶雯(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学报》,2016.6.102~109 "中国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其内涵包括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面。从本质论层面来看,“中国化”概念所承载、所包蕴的主要是一个反思性、纠偏性的议题,它既是中国现当代文化界对中国近百年来学习输入西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批判,也是对于一种理想的学习输入西学模式的追求、倡议。从价值论层面来看,“中国化”是一种判断,但这种判断并不是一种客观的、价值中立的事实分析,而是一种肯定性质的价值判断。它所认可的应该是中国文化界在引进和学习西学过程中成功的、积极的方面,而不是其整体,更不包括这一过程中的负面性因素。从方法论层面来看,“中国化”指的是中国文化界引进、学习、化用西学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与方法。 城市化:纪念碑性、魔性与诗性 朱军(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6.71~76 城市化的历史经历了纪念碑式的神圣化,现代性的去魅化以及商品社会的再魅化,以至于忘记了文明的来路。当下的城市哲学需要回归生活世界,重温历史的和文化的丰富性,围绕着人之丰富的存在方式和文化模式,在传统城市研究之“神性”“权力”和“人性”三重维度之外,强调“诗性”对现代城市的批判与重塑作用,真正确立以生活世界为根基的城市哲学范式。生活世界是一种自然朴实的生命土壤,在其中诗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纪念碑性”“魔性”到“诗性”,人文城市重在尊重日常生活的实践,日常语言中有“作为存在场所的空间”,有人的本真家园。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的终篇充满存在论式的质问、悲悯与希冀,面对当下城市无限扩张、自我毁灭的历史宿命,他把希望投向过去,投向戏剧对生活的救赎和诗性的复归: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使人们自觉地参与宇宙和历史的进程,城市舞台上演的每台戏剧,要具有最高的思想光辉、明晰的目标和爱的色彩,尤其是通过激动人心的表演,扩大生活各个方面的范围,这一直是历史上城市的最高责职,它将成为城市持续存在的主要理由。在都市日常生活的语言中,内含着诗创实践,在“对话”“戏剧”“舞蹈”等等节日化想象中,诗性语言与日常生活的语言走向统一,“诗性都市”是一种人文精神空间和集体日常的诗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