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D669.4 [文章编号]1002-3054(2016)12-0041-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161205 近年出现的“山西黑砖窑事件”“出国考察门”“周久耕事件”“罗彩霞事件”“邓玉娇事件”,以及“宝马撞人案”等系列带有阶层对抗意味的网络事件,将社会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一次次击穿。不论是对抗规模从个体化到群体化再向阶层化发展,还是解决模式由强者通吃到弱者完胜的转变,都一再以标志性的、崭新的姿态提醒人们:中国的社会冲突进入了新的阶段。 只要环顾四周,我们就不难发现网络空间到处充斥着反智、反精英、反权贵的话语体系和因此带来的狂欢情绪。社会生活中受到挫败的弱势群体在虚拟世界里却表现得异常活跃,因为其现实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以网络为宣泄出口,借此表达对于优势阶层的愤懑和不满,虽然有时偏于情绪化却不失为真实社会镜像的折射。伴随着网络发泄、网络围观和网络助威,弱势群体借助网络公共平台这个“阿基米德支点”趁机完成了网络逆袭。这种现实与虚拟空间的反转,带来了社会文化心理的失衡和扭曲,进而加剧了阶层敌视的痛点,转型社会因此愈加充满了不安的张力。这与树立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催逼着我们认真反思、仔细检视任何相关的社会异动现象。 一、阶层对抗理论与弱势群体概念厘定 1.阶层对抗理论 当人类前一只脚刚踏进文明社会时,“阶级”就已经如影附至。尤其在当今的中国,“阶级”一词因为浓缩了太多的政治意义变得愈发具有争议,因此本文抛弃了“阶级”这个词汇,代之以“阶层”概念,这也符合学术界普遍共识: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不管是马克斯·韦伯还是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又或是国内学者陆学艺等在《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五等十层”划分模式,都肯定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社会分层”现象的客观存在。 阶层对抗的起点是现实利益的纠葛,重点却不是事件本身的对与错或是与非的对立,而表现为弱势阶层不臣服于强势阶层,常常是针对事件背后强势阶层傲慢嚣张态度的强烈反弹;更深层次的结果是对于支持“制造这种不公平事件”的体制的质疑。一般来说,都是以上层对于下层的轻视和下层对于上层的仇视——一种相互挑剔的阶层审视方式呈现出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有两点:其一,阶层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会出现分化,中间阶层某些时候也会主动加入到上层或下层阵营,但在大多数时候中间阶层实际上起到了社会“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可以谓之“中坚阶层”;其二,阶层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其属性会更为模糊,更不稳定,因而所谓网络对抗阶层是大部分有着相似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资源和心理感受基础的虚拟组织,但同时也是“一个宽泛意义上的意见同盟”,①一个主观意义上的“想像共同体”。 2.弱势群体概念厘定 所谓弱势群体有两层含义:一是实际的弱势群体,即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各方面拥有资源绝对量少、现实生活困顿、生存状态极其窘迫的群体;二是相对弱势群体,是指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心理需求状态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的群体。S.Stouffer首先在《美国士兵》(1949)中提出了相对剥夺范式,Ted Robert Gurr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概念:“相对剥夺感是人们对于他们的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之间的差异的主观感知。”②(P3)弱势群体的利益和意志得不到及时、有效和真实的表达,是一群无法控制自己命运的人,没有自由——无论是财务自由,还是选择自由。但是他们感到幸运的是拥有时代赋予的“网络自由”。 3.社会底层、阶层对抗与弱势群体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理论界曾把“利益群体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视为解释社会现象的两把金钥匙。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认为,与其划分社会阶层不如研究利益群体,人们很少直接看到阶级或阶层在行动,利益群体是更现实的行动主体。③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首先,在目前效率优先的社会价值追求动力驱使下,优胜劣汰的结果是弱势群体似乎必然流向社会的底层,在阶层板结的体制设计下只能委曲求全地凝固于社会底层;其次,逆流而上的压力增大使得本来处于底层的人群进入上层越来越艰难。这二者决定了他们在资源稀缺的条件约束下始终处于阶层对抗的劣势一方。即便按照最精确的划分方法,我们也无法否认弱势群体与底层人群有着几乎重合的交集。此外,无独有偶,崔树义研究员早在2004年也认为,西方的“底层阶级”指的是位于社会最底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处在劣势的那部分人,与我们所说的“弱势群体”含义接近。④基于二者巨大的共性,也为了论述的方便和叙事的简洁性,重点不是探微发细地阐释二者的区分,而倾向于将“弱势群体”直接简化等价于“社会底层”或者“底层人群”,这也符合普通民众的直观感受和朴素的共识。 伴随着社会分层带来的阶层悬殊达到临界点,部分人群自动选择阶层对号入座后,首先清醒过来的底层“均财富、等权利”的诉求就呼之欲出。当呼声同频共振现象被同类人群清晰地感同身受,逐渐达成共识时,阶层对抗的冲动就变得愈发强烈而难以遏止。 二、阶层对抗的错位:弱势群体的网络逆袭 随着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触角往生活深处不断蔓延,阶层对抗方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逐渐由现实中的“偶然触发型”变成网络上的“议程设置型”,“当街围观”也变成“网上热议”,于是现实的跳脚对骂、撒泼打滚甚至挥拳相向等野蛮粗鲁的动作型对抗转向似乎文明优雅些的语言型比拼。至此,阶层对抗基本完成了变身为“符码博弈”的华丽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