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中国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目前正有力有序有效地全面推进,各地各高校推进改革的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历程 在中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高校自主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了自发性探索。 第二,政府试点先行阶段。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 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8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支持试点高校结合服务面向与办学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第三,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中国政府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同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以及2012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特别是2012年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随之,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全面有序推开。第四,深化改革阶段。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作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同年6 月,教育部专门召开视频会议,就落实《实施意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同年10月,教育部召开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 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对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对深入推进改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目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定位、原则和目标 第一,关于定位。主要有三点: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中国政府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作为激发人才红利与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源,理应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绩, 现在中国有2800多所高校、3600多万在校大学生,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已达到40%,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但从高教大国迈向高教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迫切需要找准一个能够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机制、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内涵发展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能够促进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对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综合带动作用的一项全方位改革。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就业是民生之首,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除了努力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以外,最根本的一条,是从源头上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使他们以更高的质量创业就业,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同时,青年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他们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将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让更多家庭乃至全社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第二,关于原则。主要遵循三大原则: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强调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是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强调要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三,关于目标。 一是2015年起全面深化这项改革, 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二是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