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文艺生涯中,美术活动所占比重甚大,而鲁迅的美术活动一直与“美术日本”关系密切。这里所谓的“美术日本”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鲁迅1906年在仙台“弃医从文”,是因为从日本的“战争美术”作品(取材于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中受到刺激。鲁迅1913年发表的文章《儗播布美术意见书》,使用的“美术”概念来自日语。鲁迅晚年在上海倡导的木刻运动,则包含着更为丰富的“美术日本”元素。1931年8月他组织“木刻讲习会”,是请内山完造的弟弟、来自东京的成城学园小学部美术教师内山嘉吉为中国的青年木刻家讲授木刻技法,亲自担任翻译。这一时期,日本是鲁迅了解西方美术的窗口。他翻译的《近代美术史潮论》(1927至1928年翻译)是介绍欧洲近代美术的著作,而著者板垣鹰穗为日本学者。他编选的《新俄画选》(1930年5月出版)收木刻作品13幅,其中5幅是取自日本俄国文艺研究者昇曙梦(1878-1958)所编《新俄美术大观》(见鲁迅《<新俄画选>小引》)。不仅如此,“美术日本”甚至成为鲁迅认识欧洲版画的视角。例如,鲁迅在《<近代木刻选集>(2)附记》中介绍德国画家奥力克的时候,说“奥力克(Emil Orlik)是最早将日本的木刻方法传到德国去的人”①,指出日本木刻技法对德国木刻的影响。《<比亚兹莱画选>小引》(1929年4月20日作)也论及英国画家比亚兹莱所受日本的影响,曰:“日本的艺术,尤其是英泉的作品,助成他脱离在《The Rape of the Lock》底Eisen和Saint-Aubin所显示给他的影响。”“日本底凝冻的实在性变为西方的热情底焦灼的影像表现在黑白底锐利而清楚的影和曲线中,暗示即在彩虹的东方也未曾梦想到的色调。”② 可见,如果没有诸种“美术日本”元素的参与,鲁迅的美术活动几乎无法进行。既然如此,鲁迅与浮世绘是怎样的关系?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鲁迅的美术活动是重要的,对于认识浮世绘同样是重要的。浮世绘是日本古典化、经典化的美术品,鲁迅晚年曾大量搜购。而且,鲁迅谈比亚兹莱所受日本艺术影响时提及的英泉(溪斋英泉,1790-1848),即为江户后期的浮世绘大师。 一、鲁迅的浮世绘收藏与相关言论 关于鲁迅购买、收藏浮世绘的情况,江小蕙1988年在长文《从鲁迅藏书看鲁迅——鲁迅与日本浮世绘》③中即进行了详细论述。这篇开拓性的论文为后人研究鲁迅与浮世绘的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据此文统计,1926至1936年间,鲁迅购买浮世绘书籍17种33册、单页浮世绘30幅,囊括了日本浮世绘大师的代表作品,另藏有日本友人所赠浮世绘12幅。 1934、1935年间,鲁迅在私人通信中两次谈论浮世绘。第一次是在1934年1月27日给日本歌人山本初枝(1898-1966)的信中,曰: 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的人物。写乐曾备受德国人赞赏,我试图理解他、读了两三本书,但最终还是未能理解。不过,适合中国一般人眼光的,我认为还是北斋,很久以前就想多用些插图予以介绍,但目前读书界的这种状况首先就不行。贵友所藏浮世绘请勿寄下。我也有数十张复制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忙,现在连拿出来看看的机会也几乎没有。况且,中国还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我自己的这些浮世绘将来交给谁,现在正在担心。 鲁迅此信是用日语书写,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旧版(1981)、新版(2005)的中文译文均有偏差。旧版的问题一是谈及北斋的那几句话不应该用句号断句,二是最后的“担心”(原文为“心配”)不应译为“不知”。新版译文未修正旧版译文的断句问题、修正了“不知”,但又把旧版译文中的“其次是歌的人物”错改为“其次是歌麿”。鲁迅原信明明是“其次には歌麿の人物です”(其次是歌麿的人物)。“歌麿”与“歌麿(浮世绘中)的人物”并不是一回事。所以,这里根据鲁迅日文原信调整了译文。 写此信一年之后,鲁迅在1935年2月4日写给青年木刻家李桦的信中又说:“一个艺术家,只要表现他所经验的就好了,当然,书斋外面是应该走出去的,倘不在什么旋涡中,那么,只表现些所见的平常的社会状态也好。日本的浮世绘,何尝有什么大题目,但它的艺术价值却在的。”④ 鲁迅为何在给山本初枝的信中谈论浮世绘?这与鲁迅请山本在东京代购版画杂志有关。鲁迅在1934年1月11日写给山本的信(早于上面引用的信16天)中说:“有一件颇麻烦的事相托。我自前年开始订阅版画杂志《白与黑》,因是限定版,又订迟了,缺一至十一期,又二十期、三十二期,共十三册。倘贵友中有常到旧书店走动的,烦他代为留意购买。”⑤鲁迅在信中还将“白与黑社”的地址写给山本。未见山本给鲁迅的回信,但事实显然是:山本请书店的朋友搜购《白与黑》杂志,朋友知道鲁迅对版画感兴趣,要把自己收藏的浮世绘寄赠给鲁迅,所以鲁迅在27日的回信中谈论浮世绘。在随后与山本的通信中,鲁迅还曾谈论有关版画的问题。3月17日的信谈到《北平笺谱》,7月30日的信又请山本去东京的“科学社”代购“俄国版画及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