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以来,面临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局,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关注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能力几乎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在证据至上的政策语境中,各国政府、高校纷纷把毕业生与雇主调查作为数据采集的途径,尝试以毕业生及其就业部门的反馈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发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不足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革。关注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尤其是生涯发展能力,把毕业生和雇主调查作为质量评价依据的一部分,至少体现了一种生本关怀,也是一种基于出口端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方面面检测与诊断的手段。但是,在此有必要谨慎对待的是,岗位能力所反映的仅为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它不是也不应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评价依据,这不仅是因为劳动力需求具有动态性,而且它不能覆盖毕业生社会与人生的多重面相。在此,基于本研究2015年全国高校调查数据分析所获得的相关结论,尝试对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予以理性审视与思考。 一、关于毕业生岗位需求能力结构框架 关于毕业生职业能力框架的调查研究,在西方流行已久,国内外综述性文献也不可胜数,在此不复赘述。职业能力通常被称为可雇佣能力(employability),英国生活指导与职业发展咨询顾问艾伦(Melanie Allen)综合英国多家权威机构调查结果对可雇用能力的涉及要素做了最好的概括:它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个人品性,包括一种敢为能为、恪守工作伦理和乐意学习的积极态度,良好的个人表达能力,诚实与真诚的品格,值得信赖,个体管控时间与时间组织能力,团队工作与合作精神,灵活变通能力,顾客导向与商业意识:二是技艺,包括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计算能力和计算机素养。上述能力如艾伦所言,它源自英国就业与能力委员会(UKCES)对可雇佣能力的最简洁理解:它几乎适合于做所有工作的人[1]。显然,该框架其实主要指涉的是一种通用性能力,它没有完全覆盖与具体专业训练和培养相关的专门性能力,尽管专业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通用性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职业能力又有人称之为胜任力(competence),这种胜任力与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等的个人品质存在关联,它既可以是一种工作中上手运用的现实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潜在能力:既可以是一种可迁移的通用能力,也可以是专业性的特殊与具体能力。洛(Jasper Van Loo)等人认为,在毕业生调查中,特殊的专业性能力因为所从事行业与岗位差异很难具有一致性。故而,面向全体的高校毕业生调查大多关注的是可迁移性的能力。为此,通过与薪资预期建立回归模型,他们区分出相关有影响的职业能力类型,包括交流技能、领导艺术、精确把握的能力、信息与沟通技术、活动的规划合作与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特殊专门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创造与原创能力等[2]。 在高校毕业生调查方面,规模最为庞大且数据最为丰富的当属欧洲REFLEX国际调查项目,它覆盖欧盟、日本等17个国家。该项目调查对象为离校5年以上的毕业生,试图通过该群体对工作中能力需求与高校培养能力自我评价间的匹配差,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其问卷所涉及的主要能力框架包含四个维度:专业能力(本学科领域把握能力、分析思维、专业的自我决断力)、功能灵活性(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快速获取新知识能力、有效协商能力)、知识创新与管理能力(计算机与网络运用能力、提出新理念与问题解决能力、自我质疑与对他人质疑倾向、新机会的警觉力)、人力资源调动能力(抗压能力、时间有效管理能力、与他人卓有成效合作能力、对他人组织动员能力、向他人清晰表达意义的能力、参与合作性活动的能力)[3]。 正是参照国外上述关于毕业生的能力框架,同时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课题组编制了针对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的调查问卷,问卷将能力结构划分为两个基本维度,通用性能力与专门性能力(考虑到学科专业间差异的复杂性和调查难度,课题组权且笼统界定其为“专业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其中通用性能力又包括两个子维度:非正式能力(包括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把握细节的能力、抗压与情绪管理能力、适应与变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责任心、忠诚度、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识性素养与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书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创新能力、批判性分析能力、计算机运行能力、数理分析能力、人文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外语能力等)。调查对象以2010-2015年全国本专科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考虑到调查难度,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而是通过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以文件下达方式请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督促高校来配合。问卷在线答题共回收5万多份,通过采取IP地址和应答时间控制对数据辨伪与清洗,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4179份。以下仅择其要者做简单描述性分析。
图1 毕业生岗位需求各方面能力的自我评价
图2 担任不同职务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