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663(2016)06-0031-08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博士生培养作为高校教育最高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校与其他机构间持续互动的影响,联合培养博士生便是这种影响的重要反映。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发起了一系列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率和行业相关性,我国教育部也于2010年4月启动了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以促进高层次拔尖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在学术界关于高校与其他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研究中,一方面,有学者指出联合培养项目对于构建和维持大学之间的网络连接至关重要,它降低了在高校与其他机构在获取彼此异质性资源时的交易成本[1];另一方面,在联合培养项目内部,来自高校与其他机构的异质性资源的整合则依赖于博士生与其导师之间社会连接的搭建[2]。联培项目在网络连接和资源获取方面的重要意义就涉及一个重要概念:社会资本的构建。 社会资本是社会学界和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对于社会资本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Nahapiet和Ghoshal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在个人或社会组织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3]。它暗含了这样一个隐喻:具体个人或组织在追求其利益时,社会结构是一种能够为他们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本类型[4](Burt,2000)。对于社会资本的来源,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Burt提出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理论,第二种观点是Coleman的网络闭合(Network Closure)理论。结构洞就是指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人和其他一些人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人不存在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Burt认为结构洞是一种网络类型,社会资本就是处于竞争优势的“结构洞”[5-6]。结构洞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结构洞两边的个体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而是意味着个体只关注于自己的行动并且不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结构洞是一个缓冲区,它类似于电路中的一个绝缘体,结构洞两边的个体分别传播着不同的信息流。因此,结构洞在不同人群的信息流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结构洞之所以能够产生社会资本在于它使得个体能具备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信息优势,即结构洞可以区隔非冗余性的信息,因此资源是增加的,而非重叠的;二是控制优势,也就是第三方优势,它可以从作为中间人的位置上获取收益[7-8]。Coleman则认为网络闭合是社会资本的来源,它对于网络中的个体同样具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它影响到个体对于信息的获取[9]。“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中的潜在信息……例如某人可以从朋友那儿得知某事情的重大进展,这比读报纸省时”,闭合性保障了信息质量和主体间的沟通[5,10];第二,网络闭合性促进了约束力(Sanctions)的产生,促进主体间的信任。Coleman认为闭合性的结果就是产生一系列有效约束、规范以监督和引导行为,而开放网络结构则不容易产生信誉[9]。 Burt对结构洞和网络闭合理论进行了整合和验证。Burt认为,网络闭合强调的是群体内在凝聚力,而将开放网络作为社会资本来源的结构洞理论关注的是群体内个体与群体之外的联系,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竞争的社会资本范式,它们应当是个体内外部社会资本获取的相互补充。一方面,开放网络范式以结构洞的分析为典范,如果联系超越了群体,就会增加群体及其成员的价值和收益;另一方面,当群体内部的资源是充分的且被用于群体或个体成员的获利时,封闭网络同样是有效的。由此可见,中介者跨越结构洞时是价值增加的源泉,封闭网络对于实现嵌入在结构洞中的价值是关键的因素,无论对于个体、群体还是组织而言,只要群体内部的个人网络是闭合的,而个体在群体外部的网络结构中处于结构洞的位置上,那么它的社会资本就是最大的,所产生的组织效果也将是最优的[7,8,11](Burt,2001;张文宏,2003;尉建文,2008)。 校所联培博士生项目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由双方导师、博士生以及双方其他教学、科研人员之间构成的网络结构体系,不同的网络结构特征意味着获取校所异质性资源的差异。那么在联培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种模式具备什么样的网络结构特征?基于这些网络结构特征,各种模式下联培项目如何获取并整合校所异质性资源以及哪一种模式是最优的?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我国当前联培专项中呈现出的4种模式进行概述和分析,根据Burt的整合理论,对4种模式中的联培项目内外部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在这些特征下,4种模式获取项目外部校所资源的非冗余性与项目内部资源凝聚性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当前联合培养专项的主管部门及各参与主体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校所联合培养模式 (一)高校单方面培养模式 高校单方面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联培博士生由高校导师进行单方面的指导和培养,院所方及院所导师并未真正参与到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式并不属于联合培养的范畴,多以联合培养的名义进行招生名额的分配,从招生到最后的学位授予皆为高校方单独进行,与一般意义上的单独培养模式并无二异。但是作为当前联合培养实践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或者称为问题,我们同样需要观察其具体运行模式。 案例1:有名无实的联合培养 某高校A教授每年可以招收2名博士生,在2012年招收了一名联合培养的博士生B。在报考该高校A教授时,B并未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因此A教授没有录取他,但学校告知A教授可以通过院所联合培养专项多招一个学生。A教授说:“当时校方的说法是院所方可以提供一些课题、研究经费等,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学生在我们这边做(研究),我们给指导指导。我也希望借助联培看看能不能促进双方一些课题合作,他(院所导师)是企业负责人,手里大把项目,有一部分做前沿的、预言性的课题是适合大家深入去做的,他们提的有的方向比较实用、超前,不用担心选题,有需求的时候,涉及前沿的时候对我们工科院校来说还是好做一些,大家互惠互利”。B在高校完成课程阶段学习之后,经多次联系,A教授与院所方导师C研究员碰了面。“C研究员是院所负责人,非常忙碌,前期也没和我们沟通,对联培项目不清楚怎么回事,见了面我们还解释了半天,我和学生去找人家显得我们挺冒昧的。我给对方说了学生选题的事,看能不能结合院所的课题做点什么,他说之前没有考虑,也没有准备,他想了半天说再联系吧。回来之后等了半年多也没信,然后跟他联系,他说没什么太合适的课题。其实他们要做的话,他们是有能力的,可能是上头给了他们个任务或者指示,他也不知道具体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义务。之后我与学校联系,学校让我自己安排,我就安排B到我的课题组跟着一位新上的博导做仿真,跟我自己单独招的是一样的,学生表现也不错,达到学校要求不成问题,能够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