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采用文学色彩浓郁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来,乡愁文化研究逐步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积极参与理论建构,哲学、文学、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学科都从各自学科理论出发,对这既具传统性又具时代感的文化思潮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民俗学也积极参与了这一场文化思潮,山东大学在会议结束后很快就举行了“乡愁中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邀请民俗学者积极探讨民俗学如何锲入、利用“乡愁”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安德明研究员也在《民间文化论坛》杂志开设了“乡愁的民俗学解读”的前沿话题栏目,刊发了安德明的《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岳永逸的《城镇化的乡愁》和张勃的《传统村落与乡愁的缓释——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等论文。以上虽然都从民俗学角度对乡愁话题做了各自阐释,但笔者认为,这些探讨还有待深入,尤其需要深入探析民俗文化与乡愁文化之间的关联,我们知道,民俗学是最具主体关怀、情感交流和反思的学科之一,关于乡愁文化话题,民俗学的学理阐释仍没有摆脱主流学科的“挟持”或阴影,对乡愁文化的探讨没有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也没有真正展现民俗学学科的特色。因此,本文基于乡愁的理念,从城镇化发展问题锲入,深入探讨民俗文化与乡愁文化的内在契合点,并思考如何安放“乡愁”,留住“乡愁”记忆,加强民俗文化保护,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城镇化发展与乡愁中国 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历年来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速度惊人,剧统计,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也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5%提升到2013年的53.73%。①快速的城镇化,必然导致传统村落的迅速消亡。“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而到2010年时,自然村数量就锐减到270万。10年间有90万个村庄消失,几乎是以每天250个的速度消亡,而自然村中就包含众多古村落”②。大量村落的消亡,不仅仅意味着其中承载的大量物质遗产(古建、巷陌、戏台、广场等)的消失,也导致依存其中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戏剧、游艺竞技、歌谣传说、俚谚俗语、工艺美术等)的破坏。传统村落空间及其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存续的根基,是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客观地说,以往城镇化的成绩是十分突出的,但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在地方城镇化发展实践中,二元对立思维也很明显,传统村落文明和现代都市文明有时甚至被视为水火不容的对立物,过于追求城镇化的速度,赶农民进城,破旧立新,这种浮躁的发展观,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是十分可怕和危险的,并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要知道,传统和现代并不是截然的对立物,而是可以相互补充、融合发展的,传统是现代的根基和起点,在线性的链条上,也是指向未来的。“唯有传统文明做基石,现代文明才得以累积、发展,没有传统文明就没有现代文明,两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不是替代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中华文明的源头正是农耕文化,中华文明的摇篮正是古老的乡村,乡村是传统文明的载体和源头,乡村也是现代文明的根基和依托”③。 相对而言,以往城镇化把城镇化率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二元对立发展理念突出。这种理念在地方城镇化实践中进一步“发酵”,使传统社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温馨画面渐行渐远,城市和农村发展都陷入一种无序状态。直接受到冲击的,自然是农村,传统村落邻里关系变得复杂,自由、和睦、温情一去不复返,而代之的是猜忌、嫉妒、缺乏安全感。农村也染上了“城市病”,农闲时节晚上人们很少相互串门、聊天,而是早早关门,坐在电视机旁,消磨时间。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自身发展受到重大挑战,传统文化生态土壤严重恶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只剩下由老人、妇女和儿童组成的993861部队④,农村破败不堪,正如一首打油诗所描述,“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农村空心化严重。“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形成农村人口的空心化,而且还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农业产业人才流失、留守群体社会救助缺失、农村整体布局严重破坏以及乡村文化发展后继乏人等”⑤。农村空心化带来了连锁反应,不仅仅是导致了人口的空心化,还导致了服务的空心化、土地的空心化及文化的空心化,使得那种存留记忆中的小桥流水般恬静的秀美乡村成为黯淡破败、萧条寥落的空间场所。 农村空心化不仅仅导致了农村的诸多问题,其实也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为农村问题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大量转移、农村的空心化必然影响到城市发展,影响到城镇化的质量和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很多并没有迅速融入城市,亲邻的远离,乡音的消失,习俗的变迁,导致他们内心的孤独封闭,在经济上无法承担城市的高消费,在社会地位上无法获得平等与尊重,在文化上难以建立共鸣和认同,他们像候鸟一样在城乡之间流动,这种“候鸟式”的城镇化具有很多后遗症,给城市也带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交通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成本进一步增加。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社会问题愈来愈多,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社区管理难度加大,文化认同进一步弱化。⑥尤其是文化认同,难度很大,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民工,携带的是各自家乡的习俗惯制,突然聚合在一起,因文化的不同容易产生排斥、猜忌、漠视等心绪,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的各种纠纷、矛盾,人与人之间缺少友情、信任、亲密。邻里之间淡漠,“家家包铁栏,户户装猫眼。电话聊千户,不与邻家言”。这种社会状态就容易导致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孤岛化”,即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但依然感觉是都市的过客,没有归宿感,对故乡亲人的依恋愈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