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6)08-0234-09 教育国际化目前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国政府近年来对此也大加提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①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教育国际化的呼声已经在世界教育舞台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之后,有识之士对教育国际化的提倡更加坚定。人们渴望通过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增进国际了解与民族互信,从而消弭战祸,维护和平。②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已经开始倡导教育国际化理念,且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在1923年就已经认识到大学在“增进国际了解与友谊”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交换教授、交换留学、交换出版物等具体的实施策略。③此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至1930年代,中国顶尖的国立大学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等已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并逐渐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本文将重点考察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大学”)与德国大学的研究生交换过程,以展示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努力与探索,为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一、中外研究生交换的先期实践 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清华大学并非第一个与国外大学交换研究生的国内学术机构。清华大学与德国大学交换研究生始于1935年。在此之前,中国已有若干与国外学术机构交换研究生的先例。这些成功的先例无疑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交换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中国与国外的研究生交换最早始于中美之间。1929年,燕京大学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开展“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其重要内容之一即互派交流学生。根据两校约定办法,“双方教职员会每隔二年互相保送研究生一人,经对方允许后,在对方学校研究新闻学”④。葛鲁甫(Samuel D.Groff)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选派来华的第一位交换研究生。1929年9月,他来到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2年成为第一位从中国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美国人。⑤燕京大学于1930年派送该校新闻系助教卢祺新以研究生身份前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深造,两年后亦获得硕士学位。⑥1932年,第二批研究生交换项目启动,白雅各(James D.White)和汤德臣获选。⑦ 中德之间的研究生交换是在1934年开始的。1934年9月2日,《申报》的“教育消息”专栏,刊登了一则题为《中德为沟通文化交换研究生》的新闻报道。该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德国亨堡基金会(即洪堡基金会)为谋沟通中德文化起见,拟派康达女士来华研究中国文学及美术,请中国酌予补助费。同时在同样条件之下,亦请中国派大学生赴德研究科学,以资交换。”国民政府教育部对于交换研究一事允许照办,并规定“自本年七月份起,每月补助康达小姐一百一十元,以一年为限。”⑧后来,康达在北平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艺术,“国民政府教育部则选定在德留学的李诗长⑨递补此交换之缺,每月由洪堡基金会拨一百一十马克作研究学术之资”⑩。 1930年代的清华大学由于罗家伦的锐意改革和梅贻琦的苦心经营,短短数年之内,便跻身国内顶尖高校行列,并迅速崛起为一所“国际闻名的大学”。(11)此时的清华大学设备较为完善,师资阵容强大,办学成绩突出,国际学术交流也日渐频繁,赢得了较高的国际声誉。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与德国文化教育界素有联系。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设有德文专业,并有一支以艾克(Gustav Ecke)、石坦安(Diether von den Steinen)为代表的稳定的德籍教师队伍。(12)该校还曾聘请若干德国专家来校作短期讲学。如1935年初,清华大学以“研究教授”的名义延请德国水利工程专家恩格斯(H.Engels)来华讲学,并在该校研究黄河水利工程。(13)清华大学方面除了常年有学生赴德留学外,也有部分教授利用学术休假的机会赴德考察研究,如政治学系浦薛凤、土木工程系施嘉炀、历史学系蒋廷黻等。(14)可以说,在清华大学与德国大学交换研究生之前,双方已经具备了合作的基础条件。当然,这种合作基础能够建立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德两国政府之间在这一时期的密切合作。美国历史学者柯伟林(W.C.Kirby)曾指出,“在与德国的交往中,南京政府开启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基于平等互利原则和实践之上的合作关系。这一关系建立在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联系上,在许多方面都是民国期间最成功的,并可以说赋予了中国在中日战争的初期借以生存的军工能力。”(15)总之,有了先期中外研究生交换的实践作为借鉴,加上清华大学自己享有的国际知名度,以及该校与德国已有的合作基础,清华大学与德国大学交换研究生之事便水到渠成了。 二、清华大学与德国大学交换研究生的经过 1.签署交换协议,通过交换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