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16)04-0155-20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因和激励条件,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近30余年,学者们对兴趣的关注日益增长。[1]在理科教育中,兴趣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013年4月,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行了“重视理科教育”专刊,深刻阐述了全球理科教育面临的20项重大挑战,其中首要挑战就是“使学生有能力建立起持久的、自主的科学兴趣”,让科学教育从记忆科学事实中脱离出来,让科学探索走入教室,培养学生真正的科学思维。[2] 激发学习中的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让学习兴趣不断发展成为“志趣”,同样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4年提出了新的高等理科教育综合改革思路:“保护基础、加强应用、促进交叉、激发志趣、分流培养、分类发展。”其中“激发志趣”意指激发学生学习、钻研基础科学的兴趣,树立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志向。[3] 如果说研究型大学拔尖人才的核心培养目标是“学术志趣”的养成[4],那么职业志趣——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融合个人兴趣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应该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普遍核心目标。职业志趣的追求应该涵盖不同层次院校的人才培养,因为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例如一项全美大四学生的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选择了职业类的专业,他们上大学的首要目的是为职业生涯做准备。[5]2012年首都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的数据显示,93%的学生认为“掌握未来职场需要的技能”对他们相当重要,即便在研究型院校中这一比例也高达90%。 但是现代大学还肩负着引领人类精神发展的使命,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为职业教育。面对本科教育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纷争,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 Book)指出,二者携手并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6]而倡导职业志趣无疑可以重新赋予大学教育新的含义,一方面让职业教育超越技能教育的层次,与更高的精神发展相融合;另一方面让通识教育扎根在更真实的就业情境中,从而逐渐消解二者之间的纷争。作为一个基于中国文化的本土概念,职业志趣的倡导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建构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在当前急功近利的就业取向比较突出的背景下。 理论上,大学阶段是广泛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化为特定领域、持久兴趣乃至职业志趣的关键时期。开放、多元、包容的大学文化以及独立思考、质疑批判的大学精神都有助于大学生职业志趣的养成。然而已有学者批评中国大学培养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质疑的声音体现了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和理想缺失的忧患。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课题通过对全国300余名理科教育专家的调查发现:首先,94%的专家认为目前高等理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在“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欠缺(如科学精神、独立思维、社会责任和诚信德育)”;其次,近90%的专家同意“本科生学习被动,无法提起真正的兴趣”以及“普遍缺乏探索、质疑、创新能力”的观点。[7]在专家的视角中,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志向的“双重缺失”成为高等理科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那么,学生的观点和专家的看法是否一致?大学生又是如何评价自身兴趣和志趣的发展?参与哪些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进入大学前的兴趣萌芽,使其将这些兴趣发展为专业兴趣、求职兴趣乃至职业志趣?反思这些问题是提高高等理科教育质量、促进理科生就业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借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课题中的全国大学生发展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志趣现状,探讨兴趣到志趣的养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一)兴趣的内涵和相关实证研究 学术界从需求、认知和信息获取等不同角度定义和研究兴趣。兴趣常常被定义为个体在获取信息、学习、探究和认知过程中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带有积极情绪色彩,是认识事物、学习和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因素[8-10]。兴趣常常伴随着对所关注事物的高度专注力,能够使人增加积极情绪的快感,减少焦虑程度,并可以驱使人去行动。[11-13] 海蒂(S.Heidi)的兴趣发展理论认为,兴趣的发展经历着从不稳定的、基于情境触发的“情境兴趣”(trigged interest)向较为稳定的、内化的、与个人价值观一致的“个人兴趣”(individual interest)发展的过程。[14]兴趣并不是价值无涉的。恰恰相反,兴趣,尤其是稳定的个人兴趣,最重要的特性涉及个人的价值和情感。[15-16] 兴趣也是一种人与特定对象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特定的内容而不是一般的内容[17];应该在特定领域中来研究兴趣[18]。因此,有必要对理工科学生的兴趣发展进行专门的测量和研究,而不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混在一起。 1.兴趣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对不同学科的分析发现,兴趣和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相关关系。[19]一方面,兴趣能提高理解,促使学习者采用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方式,并改变学习的过程和机制。[20]另一方面,学习结果也会影响兴趣的发展。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一领域有过人的能力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往那个领域发展。[21]研究还发现能力与兴趣之间的相关关系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更加显著。[22]但是兴趣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会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而不同。[23] 针对理科教育,国外研究重点关注早期科学兴趣如何影响大学阶段理工科(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简称STEM)专业选择和学位完成情况。早期的科学兴趣对后期科学领域的学习和是否从事相关职业有预测作用。[24]很多实证研究发现,高中阶段学习高等数学和科学的学生[25],或者高中考试成绩优异[26]、在校表现好、父母对其学历有高期望[27]、对理工科专业和理工科职业有兴趣[28]的高中学生,更有可能在大学完成严格的数学和科学课程,或者选择理工科专业,或者完成理工科的学习。通过对学生专业选择数据的分析,费德曼(Federman)也发现,早期的数学和科学成就高的学习以及认为“在未来社会科学会非常有用”的学生,更有可能在大学阶段选择理工科专业,并且取得理工科学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