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诗经》学著述《毛诗义》四卷、《毛诗笺传是非》二卷的作者,据《隋书·经籍志》著录为魏秘书郎刘璠①。清代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侯康《补三国艺文志》沿用这一说法②。关于刘璠的生平,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中说:“刘璠始末未详。”③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在刘璠著作后作按语说:“《三国志·魏书·刘靖传》注,谓刘璠乃荆州刺史刘弘之子,曾任北中郎将。”④牟玉亭《历代诗经著述存佚书目》沿用了这种说法:“《隋志》著录曰亡,注曰璠为魏秘书郎。《魏书·刘靖传》注谓璠为荆州刺史刘弘之子,曾任北中郎将。”⑤他们均认为这个刘璠和魏秘书郎刘璠是同一个人。今考《魏书·刘靖传》、《晋阳秋》、《三国志》和《晋书》等史料,认为《诗经》学者、魏秘书郎刘璠非荆州刺史刘弘之子、北中郎将刘璠。 《魏书·刘靖传》注引《晋阳秋》说刘弘是刘熙之弟,“与晋世祖(即晋武帝司马炎,生于公元236年)同年,居同里,以旧恩屡登显位”⑥。刘弘和晋世祖司马炎不仅同里,还同岁,两人关系不错,所以刘弘能凭借“旧恩屡登显位”。晋武帝于265年取代魏政权自立,与刘弘都是跨越魏晋之人。刘弘此时30岁,如果他18岁生子刘璠的话,刘璠此时12岁。所以不会是魏秘书郎。 同一段中还说:“晋西朝之末,弘为车骑大将军开府,荆州刺史,假节都督荆、交、广州诸军事,封新城郡公。”⑦这里特别点明刘弘作荆州刺史的时间是在西晋末。再看《晋书·刘弘传》中的记载:“太安中,张昌作乱,(刘弘)转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前将军赵骧等讨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⑧明确指出刘弘任荆州刺史、南蛮校尉是在太安年间(302-303),太安是晋惠帝时期的年号。张昌作乱也是在惠帝朝。《魏书·刘靖传》注引《晋诸公赞》说:“于时天下虽乱,荆州安全。弘有刘景升保有江汉之志,不附太傅司马越。越甚衔之。会弘病卒。”⑨刘弘先是斩杀不肯交出荆州权力的长水校尉张奕,而后平定张昌之乱,使荆土得以安定。司马越任太傅时是在惠帝朝,此时他拉拢刘弘也是为其独揽朝政做准备。刘弘不愿依附司马越,以至被怀疑、怨恨。不过这时刘弘因病去世。刘弘死后,其部下郭劢欲投奔成都王司马颖,刘弘之子刘璠着孝服率领州府的军队讨伐郭劢,将其斩杀,得到朝廷嘉奖。高密王略代镇荆州时,寇盗频乱,朝廷启用刘璠为顺阳内史,江汉之间翕然归心。高密王司马略死后,山简代之,知道刘璠得众心归附,山简唯恐百姓逼迫自己下台而推刘璠上位,于是上表朝廷陈述刘璠功德,刘璠转为越骑校尉,他深虑自己被山简和朝廷逼迫,便轻车单骑回洛阳,遣迎家累⑩。《晋诸公赞》中记刘璠为北中郎将,《晋书》中并未记载。 由上述考证可知,刘弘及其子刘璠都是西晋朝臣,政绩卓著,但并没有史料记载此刘璠的成就涉及《诗》学。 《三国志》中记载曾担任过秘书郎的有刘放、孙资、嵇绍、刘劭、王基、钟会等,但对于秘书郎刘璠则没有任何记载。《三国志》中所记载的都是军政人物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刘放、孙资在魏国建立之初任秘书郎就开始执掌机密。嵇绍是嵇康之子,平简温敏,有文思,山涛启用他为秘书郎。王基是在黄初中为秘书郎,因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故王基常持郑玄观点以驳斥王肃,有《毛诗驳》五卷、《毛诗答问驳谱》八卷。钟会是太傅钟繇的小儿子,天生聪慧,博学精练名理。正始中任秘书郎,而后得到司马景王的赏识。而刘璠只出现在《隋书·经籍志》中,也许在任秘书郎及其后的仕途中,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政绩让陈寿在史书中记其一笔。 关于秘书郎一职,据杜佑《通典·职官八》所说,桓帝延熹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马融曾为秘书郎,到朝廷藏书的东观典校书。魏武为魏王时,置秘书令、丞,掌管尚书奏事。黄初年间改为中书,置监、令。其地位如王肃所上之表所说,秘书职于三台为近密,中书郎在尚书丞、郎上,秘书丞、郎在尚书郎下,或者在侍御史下。秘书丞、郎的俸禄是四百石,他们职位的升迁比照尚书郎,即使出京为官也是在郡一级(11)。自魏及晋,这一职位都是要官,即荀勖所谓凤凰池也。《三国志》中那些被记载的秘书郎或身居要职或才华出众,就不足为奇了。且秘书郎之名是在曹操为魏王时所设,到曹丕时改为中书,刘璠极有可能是曹操执政期间任秘书郎一职的。 刘璠的著作已亡佚,但从刘璠著作的题名来看,很有曹魏时期《诗》学著作的特点。这样命名的目的一是将《毛诗》与三家诗区别开来,二是突显《毛诗》的官学地位。另外从曹魏时期王肃的《毛诗义驳》、王基的《毛诗驳》等人的著作名称及现存的史料来看,曹魏学者对于立于学官的《毛诗》的关注点在于“毛传”与“郑笺”之间的是非,王肃以毛义驳郑玄,王基以郑义驳王肃义。郑笺在确立学术权威地位之初,无论是受到时人的拥护还是质疑,都是一种学说所遇到的正常状况。晋代治《诗》学者不仅关注《毛诗》注释、释义以及比较毛传、郑笺和王肃义之间的异同,还向绘画、注音、诗序方面拓展,与曹魏有些微不同。由此可以证明《毛诗义》、《毛诗笺传是非》的作者刘璠是曹魏人而非晋朝人。 历代古籍佚失较多,作者生平不详者亦不少见,我们要注意依托史料辨明身份,谨防混淆同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