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890(2016)05-056-08 若提及上海,大多数人来说脑中浮现出的除了东方明珠、外滩等国际都市的现代化感知以外,对于日常生活的经典传统印象恐怕就是堪称沪地特色民居的石库门①弄堂了。作为一类中西合璧的独特民居形式,石库门在上海百余年历史中意义非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皆为沪人日常生活之主要空间所在。多年来学界对于石库门的关注与探讨大都从建筑形态入手,分析其萌芽、形成及发展历程,探讨其布局形式以及建筑特色,对石库门文化功能与精神内涵的审视与定位则稍显不足。再者由于当今城市化之迅猛进程,石库门亦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专家学者及民间组织保护石库门文化遗产的身影不免稍显单薄。实则,功能意义典型、文化蕴涵丰富的石库门可谓是上海都市民俗的重要生成场所与空间载体,确可称为“上海现代化都市民俗渊薮”。通过重新审视文化遗产,全面、细致而深刻地挖掘其原初意义、文化功能及精神内涵而给予其重新定位是石库门保护的重要前提,如此亦能使全社会发自内心地对文化遗产进行珍视与爱惜,从而达到公民自发维护传统、保护遗产的理想局面。 一、石库门弄堂:上海近现代民众生活之“原风景” 石库门这一上海城区民居的典型代表,可谓近代沪地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产物。它在上海的生命历程与近代以降沪地一系列政治、经济历史事件紧密相关。1843年上海开埠通商。随后各国列强在上海租借土地作为“本国居民居留地”的半殖民化进程,亦为上海三界(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两方(中西)共管行政之始。彼时华界与租界大致按照各自原生居住习俗自建其屋,基本相安无事。1853年后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波及使得大量江浙民众涌入“租界”,人口激增促使一种新型居住形式的产生,这就是经过19世纪五六十年代租界联排“木板房”建筑阶段酝酿过后,至七十年代时期初成型的石库门民居。此类建筑最大特点为中西合璧,即在单体营建上沿用了中国传统的立帖式结构以及江南合院式楼居,从而在私密性与生活便利度方面有一定保障;而在幢间以及街区内布局上借鉴采用了欧洲城市联排之形式,这样又保证了容积率与人口容纳度。中西合璧、便利舒适,加上因地制宜的建筑原则,石库门一经“发明”,便奠定了她在近代以来上海市区主要居住形式的独特地位。虽然近代沪地民众所居有棚户、花园洋房、高级公寓等形式点缀其间,但石库门无疑是近代上海市区内数量最大、居民人数最多的民居。这种民居初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变迁与居住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地调整与改变。1870-1910年间为“老式石库门”盛行时期,这种石库门单体规模较大,对江南民居布局沿用较多,主要以三间两厢作为常见布局,显然是为了适应早期上海移民主力军之一的江浙豪绅家庭所设,而其名“石库门”亦是由于沿用江南老宅独院大门以石为料而来。1900年左右,由于人口增加,更小单位即以两间一厢为主布局的石库门民居出现,此即为适应大家庭解体、小家庭居住的“新式石库门民居”。1910至1930年间,虹口区一带广式里弄住宅的兴建,其居民主要是当地工人,广东籍居民及日侨亦为其常居住户。1920年间,由于沪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由“新式石库门”演变而来的“新式里弄住宅”开始出现,这种民居更加注意环境安宁,卫生设备齐全,居住面积也更为紧凑,大部分为单开间形制,然一般大门都会摈弃之前石料库门之形式,而代之以西式铁门,因而此时这一类民居从严格意义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石库门”,而应该是“里弄住宅”。1937年以后上海人口更为拥挤,为里弄住宅营建的极盛时期。新式里弄继续发展,花园里弄、公寓里弄竞相争奇,推陈出新,此时以“石库门”为名的民居已经不再建造,预示其作为“文化遗产”生命历程来临。然而这并不是说石库门在1949年之后就迎来其生命的完结阶段,事实上由于沪人长久持续居住,她还将散发着持久的生命光彩,时至今日仍有人居住其中。 石库门这种中西合璧的居住形式伴随着上海近代化与城市化,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开始出现,之后逐渐融入沪人生活。从人居文化角度来看,它是上海市民聚居的基本生活单元,大部分沪人心目中极具生命力的家园与生活“原风景”②。“原风景”一词首出于日本作家奥野健男的《文学的原风景》一书,本义是指作为作家固有的、自己形成空间的、常作为文学的出发点而表现在作品当中的充满感情色彩的风景③。此后经常被运用于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等领域,作为指涉群体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生活环境在内心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这种风景不同于旅游风景的最大之处便是它们是在无意当中形成,并固定在深层意识之中成为一个地域人群魂牵梦萦的乡愁与集体记忆。试想近现代多少优秀沪上作家将他们“上海书写”的眼光投向了石库门居民的日常身影!从弄堂、石库门、阁楼、灶披间、亭子间到老虎灶、叫卖声、烟纸店、张家姆妈、李家阿婆等相关日常场景以及民俗生活相可谓是沪人记忆之“原风景”。而它对于杜绝“千城一面”等城市化浪潮下的城建弊病无疑是一支适宜之“心理武器”,更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培育地方感的绝好载体。 二、作为“上海都市民俗渊薮”的石库门 本文立论之逻辑理路在于,石库门在其生成发展历程中作为近代以降大多数沪人生活的主要民居形式,有的还兼具生产及商业功能,因此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上海民众日常生活之重要空间载体与文化场所。从历时来看,沪地民俗生活从原有的乡村民俗为主体渐向都市民俗的转化及成熟、稳固之历史进程,更与石库门的出现及发展繁荣进程有颇多重合之处,因而不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石库门皆与上海民俗都市化进程息息相关。而且具有群体认同意义的“上海人”也很大程度上在此类民居中共同生存生活而形成,期间亦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石库门生活习俗。因此石库门作为百年来的沪人生活重要载体,与近代上海都市民俗的形成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契合关系,以下试析之。 首先,从历时性来看,石库门与上海近代民俗都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同步,这是石库门作为“上海都市民俗渊薮”之时间源流。 石库门为“上海都市民俗渊薮”是说这类民居实为上海都市民俗孕育及发展形成之重要场所,即近代上海民俗都市化在这类民居中完成其主要转变历程。上海民俗都市化的具体演进历程如何?沪地民俗学者大致皆有较为一致论述,即认为1843-1949年间为上海都市民俗形成期④,这就勾勒出一幅上海都市民俗演变的动态画卷。然大多数研究者却并未对这段变迁的动态过程作详细分析与具体描述。在此引入西方“年鉴学派”史家布罗代尔“历史时段”论中的中时段概念⑤,对百年间上海民俗变迁试稍做历时性分析。在此观照下1843、1870与1911作为近代上海历史进程中重要年份恰好将百年时间分割为三段,成为长时段书写之中时段构成。具体来说,1843-1869年之间,租界始启,异质民俗初步进入,预示着上海一地民俗变异之始;而这一时期由于政局动荡而来的人口激增,使得中西元素兼备的石库门最终生成。1870-1910年间为石库门住宅初兴至形式稍变时期,此段上海民俗传统的衰微、新型生活方式的初兴都与工业文明起步不无关系,石库门大量建造亦是工业文明下人口的涌入与激增而导致的住房紧张所致。1910年以降,石库门在社会阶层复杂变动之下亦呈现多样复杂之姿,新式石库门、新式里弄、广式里弄、公寓里弄乃至花园里弄,诸居营建,各显其用,然从本源上来说皆为老式石库门各类变体。总体来说,新式石库门与新式里弄仍是大多数沪人选取的一类民居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沪地在新旧交替中完成其“民俗都市化”历程的最后阶段⑥,因此可以说石库门在1949年后的不被建造与此时期民俗都市化的阶段性完结,在时间上又是一定程度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