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民国,“新书业”的命名及其内涵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就其流变而言,“新书业”内涵有宽泛与狭义之分。中国传统的私刻与坊刻被视为“旧书业”,而活跃于19世纪中后期的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如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广学会等为中国出版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过渡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①宽泛的“新书业”如文明书局、点石斋书局等便侧重于出版技术的近代变革,而1920年代形成的狭义“新书业”则是指在运用现代出版技术的基本层面上,强调以服务于新文化为基本理念的具有新锐作风的民间中小出版机构。“新书业”内涵逐渐凝练与改变的标志性事件主要有二:一是1905年上海书业崇德公所与上海书业商会的成立。二是1928年上海新书业公会的成立,这是狭义“新书业”得到明确指认的标志。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发掘它与新文学的同步生长状态。 一 新书业公会:在民间认同与法律许可之间游移的行业公会 1928年12月5日,中小出版者吹响了群体的集结号。赵南公(泰东)、李志云(北新)、张静庐(光华)、张秉之(太平洋)、洪雪帆(现代)、章锡琛(开明)、曾虚白(真美善)、陆友白(卿云)、汪孟邹(亚东)发起成立新书业公会;创造社出版部、良友图书公司、群众图书公司、新月书店、金屋书店、嘤嘤书屋、春潮书店、远东图书公司、新宇宙书店、复旦书店、第一线书店、乐群书店等皆加入其中。公会在福州路五百二十九号租赁会所办公。公会的发起与成立既是对较长时间以来民间称呼的自我确认,反映出中小出版机构希望掌握行业话语权,更反映出它们之间文化出版理念的趋同。 在这一次的集结中,公会真正明确了现代“新书业”不仅拥有技术上的“新”,更拥有新文化意义上的新思想这一基本特征,为新文化服务成为这一公会的共同理念。这正是新书业公会得到认同的根本基点。由史料可知,从1927年到1930年间,上海先后出现的新书店有30余家,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新文化、新思想为基本出版方向。②新书业抓住了现代思潮变动所带来的新机遇。有必要说明的是,商务、世界与中华也是既拥有新技术又拥有新理念的出版机构,自然也可被视为“新书业”之一分子,但它们并未参与其中。沈松泉有记述:新书业公会开第一次筹备会时,商务的王云五也曾与会,但最终并未名列其上。③由成立广告可知,具名者是上述21家。④这是由于“新书业公会”无意与商务等出版界巨头站在一起,重在中小型出版机构的联合,充分凸显自身的存在感。 在很大程度上,新书业的兴盛要感谢商务等书业巨头对新文艺的不够重视。三大巨头主要致力于大中小学教材教辅、古籍珍本影印等获利甚丰的营业方向,而新文学并非其出版核心。如果商务将新文艺作为核心业务,以其巨擘之地位,新书业是否能够崛起实属未知,但商务“很久不注重于这条路线”⑤,这就给新书业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因出于资金实力和出版宗旨等方面考虑,这批中小型民营出版机构产生了非常明确的成立行业协会的目标。“记得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海各业商会一律改组为商民协会的时候,上海市党部的陈德征先生指派我担任改组书业团体的负责人。当时,我提出最低限度的划分——新书业和旧书业成为二个团体,然后才可以进行组织,训导成为坚固的集团。(当然,能多划分几个更好。)他同意我的提议,但是恪于法令,还是通不过,到现在我们书业的惟一集团仍是‘止此一家’的上海市书业公会。”⑥张静庐1938年的这段回忆大体可信,其中透露出若干消息:一是书业团体的改组工作是在上海市国民党部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意味着政治权力对出版的干预;二是张静庐主张“新”、“旧”分开,但终于还是混为一谈。汪耀华认为,汪孟邹、李志云、洪雪帆、张静庐等人“基于新书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远景,不满原有的书业公所、书业商会的因循保守、缺乏生气而决议发起新书业公会。这也包含着这些书业的后来者在挤不进书业公所、书业商会之后试图另开炉灶、争取地盘的目的”⑦。这一判断在沈松泉的回忆中得到印证。沈氏在多年以后还记得对新书业公会最初的期待以及最终未能合法化的惋惜:“这个同业的组织,虽然是由光华书局发起的,却是当时上海所有的新书业共同的希望。可是这个希望结果没有能够实现……”⑧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工商业公会法实施细则》,7月份上海同时存在的三个书业行会组织合并为上海市书业同业公会。虽然未获政治合法性,未能在民间认同与政治许可之间达成一致,但“新书业”却已经作为一个具有高区分度的出版行当而存在。 二 新书业潮汐:各领风骚三五年 在1920年代到1937年抗战之前,新书店风涌云起,尤其是以1927年至1930年间为新书店创办的高潮期。因各自新文学人脉不同,书店出版物也各有特色。在此期间,有多家书店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造成“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潮汐。且以整体趋势而言,在新书业发展过程中,第一波以1920年左右的亚东图书馆、泰东图书局最有标志性,第二波以1925年以后的北新书局、开明书店、现代书局、光华书局等为出版中坚,第三波则以1930年代的后起之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与文化生活出版社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