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钩辑史料,于武英殿聚珍版《岭表录异》(以下简称“《岭表》”)①三卷之外得“补遗”19条。“补遗”相关手稿有四部分②:一、《岭表录异补遗》,即定奉(下文每条之正文);二、《岭表录异拾遗》,即稿奉,内有校语(下文每条之“稿本校语”);三、《岭表录异校勘记》补遗的部分,即校记之定奉(下文每条之“《校勘记)”);四、《岭表录异校记》(《岭表录异校勘记》稿本)中录有“补遗”文6条:笔、野煎盐、槟郎、山胡桃、陈家白药、野鹿藤。其中笔、陈家白药、野鹿藤三条为周作人笔迹(下文未录)。 笔者试图通过整理鲁迅辑校《岭表录异补遗》相关手稿,一则录刊鲁迅手稿,理清鲁迅的辑佚、校改之依据。二则以目见古籍与鲁迅辑佚文对校,将与鲁迅补遗正文、校语相异处或校语中未见者以“校”列于每条之下,以为完善《岭表》文本之资料。此外,笔者对补遗文中存疑的条目做了简单考证,并以“考”列于“校”之下。 ○一換骨函③ 象州武仙縣仙人山,有神人聚集眾高山,羽駕時見。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換骨函存。 稿奉校語:(仙人山)三字《紀勝》有。《記》作有神仙集。(眾高山)三字《紀勝》無。《記》放見字。《紀勝》無皆字。《紀勝》無存字。《寰宇記》一百六十五。《紀勝》一百五。
校:《太平寰宇記》④卷一百六十五:“有神”前有“舊”字。有“見”字。《輿地紀勝》⑤卷一百五:“有神”前有“舊”字。 考:此条亦见于唐莫休符著《桂林风土记》:⑥“象州武仙縣,多有神仙聚集高山。羽駕時見。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換骨函櫬之跡。”无“《岭表录异》云”之类语。《桂》成于“唐光化二年”⑦(公元899年),几与《岭表录异》同时。宋《新唐书》、《通志》皆记为三卷,元《宋史》、《文献通考》记为一卷,故或散佚于宋元之际。《四庠全书》之《桂林风土记·提要》中记:《四库》所用底本为朱彝尊在《曝書亭集》中说的“閩謝在杭小草齋所録,舊藏徐惟起家,跋稱獲自錢塘沈氏,是洪武十五年抄此奉”。⑧其既录于明初,又与元时所编《宋史》所记一卷相合,文本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其“换骨函”条被《寰宇记》、《纪胜》引为《岭表录异》文,应为二书之误。故此“换骨函”条实出于《桂》,非《岭表》佚文。 ○二越井崗 越井崗:崗頭有古臺基址,連帥李玭於遺址上構亭,鄭公愚又加崇飾,今在悟性寺後,郡人呼為“越王臺”。相傳尉陀曾張樂於此。故老云,舊皆夾道栽菊,黃花迤邐,為九日登高之所。 稿本校語:《輿地紀勝》云李玭正元時為刺史,在劉恂之前。宋方信儒《南海百詠》注引唐廣州司馬劉恂《嶺表錄異》。 《校勘記》:
校:《南海百詠》⑨:“方信儒”当作“方信孺”。“九日”作“九月”。 ○三越臺井 越臺井,井在州北越王臺下,深百尺餘,磚甃完備,云南越趙佗所鑿。廣之井泉率鹵鹻,惟此井冷而且甘。 稿本校語:同上(指“越井崗”條)。 《校勘記》:越臺井同上。 校:《南海百詠》同。 ○四朝漢臺 朝漢臺,在西北五里高原上,今址存焉。刺史李玭於其上創餘慕亭,至今迎送之地,又改為朝漢臺。 稿本校語:同上(指“越井崗”條)。 《校勘記》:朝漢臺同上。 校:《南海百詠》:“高原”作“岡原”。“迎送”作“送迎”。“朝漢臺”作“朝臺館”。 考:此條舆“越井崗”、“越臺井”均引自《南海百詠》,且皆涉廣州史地,故合一考之:“趙佗築臺凡四:一在廣州北門外固岡上曰朝漢臺;一在廣州粤秀山上曰越王臺今名歌舞岡”⑩。越王臺在今越秀山。越秀山古稱越井崗,至清稱越秀山。其“越”即指越王趙佗。(11)于越王臺上“構亭”者李玭、“又加崇飾”者鄭愚皆為廣州刺史,李于會昌元年(公元841年)任(12),鄭為咸通三年(公元862年)(13)。越王臺前悟性寺,今為道觀三元宫,在越秀山南麓。明時尚存:“(悟性寺)在粤秀山下。學上黃諫(14)構‘借眠軒’并有詩云‘寂寂維摩室,蕭蕭般若臺。山僧談學士,曾此借眠來。’”(15)可見其雖蕭寂但尚未荒廢。至清時因頹敗而改為道觀:“(三元宮)在越井崗,即唐之悟性寺故址。寺久廢,順治十二年平南王建為道院。”(16)悟性寺前為越臺井,亦稱“九眼井”、“越王井”、“趙佗井”。今又稱“粤王井”,在三元宮南廣東科學館後園。(17)越臺井亦有稱為“達磨泉”者,實與達摩無涉:“而後來乃亭其(筆者案:越臺井)上而榜焉,曰‘達磨泉’”。(18)宋人唐庚有詠此三景詩《遊廣州悟性寺寺有越王臺蓋尉佗時所築有井井甚奇問之號達磨井云》:“崎嶇走上方,浩蕩取秋光,臺上經樛女,江天入夜郎,華夷憑檻遠,興廢引杯長,泉脉來何處,中含定慧香。”(19)朝漢臺在越王臺之西近:“(越王臺)西有越王朝漢臺”,(20)“趙佗建,在廣州北門外固崗上,與越王臺相近”。(21)“尉佗歲時登此朝拜,故名臺。一名‘武王臺’。蓋佗並桂林、象郡之初,自立為武王,故名焉。”(22)臺上有李玭所建餘慕亭,“凡使客舟楫避風雨皆泊此。”(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