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声音源于城市。按照一般的看法,距今约5000年前,城市最早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随后在埃及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也出现了城市。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在学界又被称为“城市革命”,它的基本特征是“城乡分离”,其重要意义与此前的“农业革命”和后来的“工业革命”不分伯仲①。马克思指出:“城市本身”不同于“众多的独立家庭”,“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种独立的有机体”②,最早揭示了城市作为人类聚落形态的本质属性。当代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提出:“工厂的声音、交通的噪声、广播和录音机的声音与人声共同构成了立体的听觉环境,这种声景广泛存在,墙壁也不能阻隔,一切事物都处于声音的包围之中”③,这一观点可以看作“现代城市声音”研究的肇端。但是,在那些熙熙攘攘、瞬息万变、此起彼伏、有序或无序、“雁过留声”或“无从稽考”的城市声音中,是否具有普遍的规律和本质以及更高的价值和意义,乃至于从中可以推演出一种“城市声音学”的新理论,是本文希望重点讨论和思考的。 一、城市“声音”:研究城市的新视角与新对象 与宁静的大自然和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条例、规则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城市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这两方面既相互叠合、交织,又相互排斥、斗争,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和危机,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和创造力。依托于听知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就此而言,“城市”和“声音”的关系自然非比寻常,但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却是:“声音”怎样才能成为城市研究的对象? 要回答上述问题,既涉及“城市”,也涉及“声音”,更涉及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从经验上看,西方社会学家把城市比喻为“一口煮开的大锅”,与寂静的乡村相比,人多嘴杂、五方杂处、人声鼎沸是城市显著的“声象”特征,各种声音也指称、呈现、传达着城市的存在、欲求、矛盾、痛苦、幸福和欢乐。从城市声音角度研究城市,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在于,和人们过去习惯的“语言符号”、现在习惯的“视觉符号”相比,“声音符号”在语义上的“模糊性”和“混沌性”,在存在方式上的“易逝性”和“碎片化”,极大地增加了“识别”、“保存”、“传输”和“验证”的难度,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科学研究对象。要研究城市,有“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已经足够,还有必要再开辟这样一个新领域吗? 面对这种疑问,关键在于回答:在“城市声音”中,是否存在着在其他研究中无法得到、同时对于城市本身又不可或缺的“东西”?对此可从两方面看:(1)需要讨论“声音”和“语言”谁更重要。和常识相反,在中国古代有“言外之意”一说,所谓“言”是“符号”,而“意”则是以“声音”为载体的内容和意义。这表明“声音”不仅不能等同于“符号”,而且还往往蕴含着比后者更真实的意图和更重要的意义。西方现代哲学也印证了这一点,奥地利哲学家马赫曾指出:“感官生理学表明,空间、时间与颜色、声音一样,应该叫感觉”④。把“实体”等同于“感觉”尽管有些“过犹不及”,但至少可以使人重新认识感觉、语言和实体的关系,即包括听知觉在内的人的感觉,在现实实践中绝不是无足轻重的。(2)还要讨论一下“视觉”和“听觉”谁更重要?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类有99%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和历史上的文化活动主要依赖“听觉”不同,当今世界又称“景观社会”,“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⑤,“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⑥。这种“感觉”内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自身的再生产。在拙著《变徵之音》中,我曾分析过“听的一代”和“看的一代”的区别,前者“主要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丰富,美梦很多,很容易发展为理想主义者”,而后者“主要发展的是视觉水平与直观能力,与对象间距离消失,他们从小就没有什么‘神秘感’,同时也缺乏‘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⑦。这是当代人生存“视觉化”及其多种后遗症的根源,就此而言,重建主体的“听知觉”和“声音文化能力”,对于矫正日渐“数字化”和“图像化”的当代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得出两条基本结论:一是“声音”比“语言”重要,二是“听觉”比“视觉”深刻。这同样也适用于城市。首先,在异常清晰、稳定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以感性方式存在、不断生成又不断流失、主要同人的感觉打交道的“东西”,尽管它们长期被“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但作为城市有机体成长和变化、作为城市人喜怒哀乐最直接的记录和呈现,其价值和意义并不亚于各种“显性”表达。其次,尽管“声音”和“图像”同属城市的感性存在方式,但由于“听觉”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密切,而“视觉”更加官能化和欲望化,特别是在视频技术和数字化图像日渐成为霸权文化的当下,研究和重建基于“听觉”的城市声音系统,有助于构建一种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城市文化生态。而我们以往对此之所以很少关注,主要是城市研究被实证性的地理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垄断,淹没了人文性的城市研究话语。“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主要属于城市诗学、城市美学和城市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而它们在城市研究中长期缺席或可有可无,恰好说明为什么当代城市越来越缺乏文化特色,城市精神越来越干瘪空洞,城市生活越来越单调贫乏。当代城市文化的这一现状,也从反面证明了讨论和寻找“城市声音”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