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迪总理执政后,印度政府加强了与美日等大国的互动关系,与之前国大党联合政府执政时期相比,印中关系则显得“平淡”。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中国与部分周边国家关系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国内从学界到媒体有相当多的评述把印度与美日等大国的互动关系解读为意在中国,甚至认为印度加入“围堵”中国的反华阵营,这样的论调一直存在,有时还是主流。其实,纵观印度独立后的对外关系发展历程,它在处理与大国关系方面形成了几条基本原则:政治自主、大国间的“积极中立”、外交实用主义和大国战略,这些基本原则一直贯穿于印度对外政策当中。今天,这些准则依然是印度对外关系的指导性原则。认识和理解这些准则,能让我们摆脱上述惯性论调,有助于客观看待印度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更好地处理中印关系。 一、政治自主:印度处理大国关系的基本底线 政治自主是每个主权国家处理对外事务的基本原则,但对独立后的印度而言,政治自主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印度处理与大国关系时显得更为独特。 1947年,印度在遭受殖民统治一百多年后终于获得独立,如何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与自由是国大党领导人所必须面对的。然而当时的印度一方面面临国内印巴分治后严峻的经济政治困境,另一方面,两极冷战格局业已形成,新兴国家面临站队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印度外交政策“总设计师”的尼赫鲁审时度势,选择了“中立”于两大阵营之间。尼赫鲁认为不加入两大阵营的任何一方、不联合一方反对另一方、不做任何一方的“卫星国”,有利于充分发挥印度在外交上的自由度,也避免被卷入可能的大国间的军事冲突,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印度的主权独立。此外,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尼赫鲁对大国政治有着天然的不信任,他认为正是大国间的权力斗争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① 1948年,在印度制宪会议上部分议员要求印度加入西方阵营,尼赫鲁再一次阐述了印度在对外关系上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必要性。尼赫鲁称:加入两大阵营的任何一方,相对弱小的印度不得不取悦于大国,获得它们的恩赐,对国际事务的是非判断不得不附和大国的观点,放弃印度自己的判断,因为大国的观点就代表了印度的观点,通常而言对一个主权国家是“最坏的选择”。② 印度在东西方阵营间坚持“中立”政策,以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自由,这种政策逐渐形成了印度“不结盟”外交。当世界被划分为两个敌对的阵营,而两个阵营囊括了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国家,“体型”大而国力弱小的印度在两大阵营间选择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一度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压力。斯大林把独立后的印度视为西方帝国主义的“走狗”,谴责尼赫鲁的“不结盟”是“帝国主义的政策”。③美国则公开贬斥印度的“中立主义”是邪恶的,是短视的。④为此,美国从军事和政治上支持巴基斯坦。但是,尼赫鲁依然顶住国内外的重重压力,坚持印度独立于大国的策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度不顾美国的警告,率先承认新中国,这成为尼赫鲁访美寻求援助的行动失败的重要原因。⑤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印度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渐渐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在朝鲜战争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印度利用自己中立于两大阵营的地位,进行外交斡旋,为地区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印度所做的贡献不但获得了大国的认可,也在亚非拉新兴国家中获得了广泛认同,提高了尼赫鲁和印度的国际威望。印度朝野内外也很少有人对尼赫鲁在外交方面提出疑问。万隆会议和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领导人贝尔格莱德峰会使印度成为第三世界的重要领导者。 当印度在亚非拉新兴国家威望极速上升,并逐步扮演了第三世界领袖的角色时,美苏亦认识到了印度的重要性,开始竞相拉拢印度。为此,苏联主动与印度接近,为印度提供其急需的经济技术援助,支持印度的不结盟外交和反殖民主义立场,印苏关系自此步入了亲密的发展期。美国目睹印苏关系的密切发展,开始忧虑“最大的中立主义”国家有可能滑向共产主义阵营。美国认为如果印度加入共产党阵营,那么对美国而言无疑是一场“政治和军事上的灾难”。为此,美国调整对印政策,开始对印度提供经济援助,支持印度的反殖民主义立场,力图把印度建成亚洲最大的“民主国家的橱窗”。⑥ 美苏对印度政策的转变显示了尼赫鲁坚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的战略性眼光,也更坚定了印度决策者坚持独立外交的信心。1962年10月中印爆发边界冲突期间,尼赫鲁曾经一度向肯尼迪寻求军事援助,但随着中国单方面的停战和撤军,尼赫鲁绝口不提求救之事。⑦ 与尼赫鲁时期相比,在英·甘地和拉·甘地时期,印度外交仍然没有放弃独立自主的政治底线,即使是“印苏特殊关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和解、中巴关系密切,印度进一步密切了与苏联的关系,1971年8月,双方签订了《苏印友好合作条约》(Treaty of Peace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SSR and the Republic of India)。该条约被很多学者称之为“准军事同盟条约”。为什么是“准军事同盟条约”而非军事同盟条约呢?其实这正体现了印度的独立自主性,避免把印度完全纳入苏联的战略轨道,以确保印度的政治自主性。条约第九、第十款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共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适当的相应措施以保障和平与两国安全”;印苏双方声明不向第三国“承担与本条约不相容的任何秘密或公开义务”。⑧这些条款排除了印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不卷入苏联与第三方可能的军事冲突的可能,是否参与苏联的军事冲突,取决于印度的国家利益,以防止印度成为苏联卫星国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印度的政治独立性。⑨当然这也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对于签订这样一个条约,目标仅限于此,苏联当然不甘心。印度是南亚、印度洋地区的大国,也是第三世界的领导者,苏联一直想把其捆绑在自己全球冷战战略的战车上。签订这样一个对印度没有太多约束力的条约对苏联而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此苏联时刻想着要从实质上来密切印苏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多次向印度提出租用印度洋沿岸的港口以建立军事基地,并向印度承诺将给予其先进的军事技术援助,但都被印度政府婉言拒绝。这在印度领导人看来有损于印度的主权和政治独立。另外,中美和解后,苏联意图扩大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也曾多次提议由印度牵头联合越南等国家成立一个“亚洲集体安全体系”(system of collective security in Asia),苏联提供军事技术支持,但也被印度政府拒绝。⑩印度认为建立这样一个公开的反华军事组织无疑将使印度和亚洲多数国家走向敌对,也使自己彻底被纳入苏联的战略轨道,将严重损害印度的政治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