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鲁迅、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众多著名新文学作家都有民国大学任教的经历。民国大学,教员授课多需先编写讲义,这些讲义多数为大学出版部印制的非正式出版物,数量庞大,有相当部分留存至今,但多数未作集中整理,散见于各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各省市图书馆亦有少量存藏。①也有一部分讲义正式出版,以专著或教科书形式留存至今。②整理现存讲义文献,在此基础上考察民国时期新文学作家的讲义编写活动,不仅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认识作家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同时还有助于探讨新文学与高等教育、新文学学科化进程等带有跨学科性质的问题。 一 民国时期新文学作家大学任教概况 众多新文学作家进入新式大学任教,主观上受大学丰厚待遇和优越环境的吸引,客观上,与民国新式大学在教师招聘时看重国外留学经历,而新文学作家恰恰大部分有海外留学经历有关。据统计,“在现代文学史上较为重要的300余位现代作家中,具有留学背景的竟有150位之多”③。 新文学作家进入大学,作家身份及其所从事的新文学创作无疑要让位于教员身份及其担负的专业教育职责,作家也要被大学教育重新分类:第一类仅讲授新文学及相关创作类课程,第二类讲授国文系其他课程,第三类则是在开设新文学课程的同时也开设其他课程。 有些新文学作家虽在多所大学开课,但始终只讲授新文学及创作类课程。虽然数量不大,但作为执着坚守新文学创作、研究的一批作家,他们的教学活动流露出最初的现代文学学科意识。例如杨晦,先后在北京女子师范、孔德学院、青岛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一直只开设现代文学和现代文艺批评两门课程;方令孺,先后在青岛大学、复旦大学任教,开设写作课,讲授诗歌、散文创作理论;汪静之,先后在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任教,专授现代小说创作理论;白薇,在中山大学只授新文学赏析与创作;路翎,1948年起在中央大学任教,只开设小说写作课程。 也有一些作家执教于国文系,但是从未开设过新文学及创作类课程。虽然不排除这与个人的知识构成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其间有可能渗透着他们对国文系专业教育的认知和思考。例如,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任教,只开设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两门课程;刘半农、钱玄同任教北京大学国文系,只开设语言学类课程;郑振铎,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任教,开设中国小说史、中国戏曲史、比较文学等课程;赵景深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开设民间文学、童话研究、戏曲研究、小说研究、曲艺研究等课程;李劼人任教成都大学,开设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等课程。 与前两种情况相比,更多的作家选择在讲授新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其他课程。从中既可以看出新文学作家为适应大学教育环境所作出的积极调整,也可折射出由于新文学课程所处的边缘地位,多数作家必须不断学习积累,开出主干课程以适应职业需要。 新文学作家在国文系比较集中开设的课程有三门。首先是文学概论。这门课在民国大学国文系基本都有设置,但讲授内容差异很大,涉及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艺思潮等。宽泛而富于弹性的讲授内容更便于作家开设。老舍、杨振声、李广田、李长之、张资平、吴文祺、许杰等都开设过文学概论。其次是中国文学史。作为国文系的主干课程,它的重要性自然对作家们具有吸引力。同时,文学史是西方舶来的课程形态,对于很多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崇尚西方文学教育理念的作家来说,比较容易产生兴趣。文学史类著作的不断出版也为开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杨振声、刘大白、朱自清、台静农、刘大杰、苏雪林、林庚、张长弓等都曾开设过中国文学史课程。第三,外国文学课程。这类课程虽然当时在国文系并非最重要的一类,但在外文系处于核心位置,因而可同时供两系学生选修。得天独厚的留学经历和良好的外语能力,为作家们开设这类课程提供了便利。胡适、周作人、许地山、穆木天、陈瘦竹、老舍、沈雁冰等都曾开设过此类课程。 从新文学作家任教国文系的情况看,仅有少数人执守新文学课程,多数则开设新课另谋出路。从中可以体会现代文学学科化初期的艰难。新文学课程的边缘性以及生存的危机感自是“另谋出路”的原因之一,但对于敏感的作家们来说,来自国文系内部的轻视和由此带来的对新文学发展的困惑迷茫或许对其影响更大。西南联大遭受日军轰炸,刘文典大骂沈从文“你跑做什么!我跑,因为我炸死了,就不再有人讲《庄子》”④;苏雪林武汉大学讲授新文学研究遭遇学生“若不点名,谁也不愿意来上课了”⑤等轶事,正是新文学及其讲授者在国文系内部处境的缩影。朱自清则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和国文系使命的思考,将特定内涵的“国学”教育视作自己的职业重心,而将新文学课程放在娱乐的位置。⑥1931年他在撰写《中国文学系概况》时,还将“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学”作为国文系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到了1934年再次撰写概况,则对新文学只字未提。⑦其间的变化清晰地标识出新文学课程初入国文系的处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文学作家任教心态的变化。 二 形态各异的新文学作家课程讲义 为考察新文学作家的讲义编写活动,笔者选取了49位有明确大学国文系任教经历的作家,通过资料整理,将作家、任教学校与时间、所授课程、讲义名称、讲义形态与出版存藏等信息对应起来,进而得出相对完备的讲义线索。经整理,共集得49位作家的授课信息117条,其中有明确讲义编写活动的作家31位,集得讲义62部。这些讲义几乎涵盖彼时国文系全部课程,其中以文学史讲义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