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五四”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1]这是高校教师(以下简称师者)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下简称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践的方向和目标。其相关问题主要有:建设一流大学如何植根于中国大地,如何统一于“传统”与“时代”,以及如何解围于教学管理的掣肘问题等。的确,仅从这三方面认知建设一流大学尚有缺憾。但是,倘能聚焦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益于师者澄清认识、疏通渠道和破解难题。 植根于中国大地办学 在我国,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在强调办好中国大学不能没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根。究其原因,就是中国大地积累了绵延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融汇了人类最聪明的智慧和创新土壤,并已奠基了培养各类优质人才的厚重基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和借鉴他人先进成果,无疑可以为中国,乃至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但这里的“石”与“玉”之间却是化肥和土壤的作用关系,不可主辅颠倒或相互替代。在中国人民携手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践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迫切需要高校可持续地培养后继接班人才,其立学之基也务必要植根于中国大地。 毋庸置疑,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基因并不单一,它蕴含着历经大浪淘沙所积淀的世界先进文化。基于人们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需经历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认识规律,经过数千年多种人类文明反复激烈的碰撞,在这块土地上凝练出来的人类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在今天,中国之所以为世所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主要是在这块土地上,伴随着与其同时代文明古国经济文化的相互促进和不断发展,较早地确定了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所务必掌握的宗教、哲学、数学、历史、文学、社会和自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何况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和被湮灭的只有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在吸吮了世界多重优秀文化的中国大地,特别是近几百年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碰撞所产生和积存的新文化、新思想和新成果等,都十分有益于建设一流大学,有益于世界文明的进步。 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或被历史淹没,不仅因它持续积累了丰富的人类智慧,更因它在历朝历代与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长久交往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气魄,具备了颇具特色的创新土壤。在有据可考的五千年历史中,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不可计数。无论是传说中的炎黄、蚩尤以及此后的尧、舜、禹,还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与印度宗教、希腊文化同期存在的“百家争鸣”时代,以及与此前后对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贡献,中华文明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只是在人类进入14世纪到18世纪的一段时间里,这块土地上稍显静谧。直至19世纪前后,受来自世界的疯狂侵袭,这片土地才再次进发了思想和文化的巨变,进而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作出了新贡献。恰在此间,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引进,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与世界融合,并渐趋形成了育人“接班”式的特有办学模式。例如:1904年1月,清政府颁发《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已指出:“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协调统一“传统”与“时代”的办学思想和方式,逐步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的人才培养总目标,进而又科学制定了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 “拿来主义”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人类的创新成果如果不因时因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再好的思想和理论也不会于此地生根。这已由千百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所佐证。先进的东西总要经历中国大地人文和社会环境的综合陶冶或反复验证,才能使师者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认识过程,演绎和抽象为知识技能,并用于课堂教学的传承过程。否则,就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3] 统一于“传统”与“时代” 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梦想,重在将祖国优秀传统文明与世界进步知识文化的结合、提炼和重塑。它具体包括:研究和疏通中外知识技能传承的科学模式和渠道,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知识技能的传承方式和方法;汲取和升华中外“传统”与“现代”的优秀研究成果,构成中国特色的知识技能传承框架;规范和系统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育人“接班”的成才机制。从而在“传统”与“时代”统一的基础上,实践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要求高校培养人才,既应融会贯通人类优秀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亦应按照时代的需要遴选合格可靠的接班人。为此,师者应携手构建稳定可靠的“立方体”型知识技能传承框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具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4]完整人格素质的人才,就需要构建这种立体的知识技能框架。其要意在于,高校传承知识技能既应经得起实践的反复检验,也应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及能够制约人的行为规范。在这一框架内,一方面,师者应将成熟完善,且已系统化、规范化、专门化的知识技能等分类为课内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课外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等,组成教学传承“立方体”,并注意在这一“立方体”中,将课内知识技能按层级构成“金字塔”型基础和内核,课外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按时间先后及作用大小作为“立方体”的空间补充;另一方面,师者应持续地关注时代的前进步伐,既要依此把握课内外知识技能,也要“睁开眼睛看世界”,及时观察、分析、认知、汲取和演绎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法,并经鉴别和沉淀后融入知识技能的“立方体”。在构建“立方体”框架的过程中,师者务必要保持知识技能的科学传承及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竞争力。它既需有传统特色,也需有时代特征,两者相互融合,才可能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水平,并有效构成中国特色的育人知识技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