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180(2016)02-0105-09 八角鼓票房从清中叶发端,最初因为岔曲的流行,旗籍子弟聚众演唱,并得到统治者的许可而产生。票房是拥有特权的旗人,因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而享有的闲暇时的娱乐,它最突出的特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纯为消遣、交流。票房的主要活动是“过排”与“走局”,在票房兴盛时期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习俗与礼仪。随着清末社会变迁,八角鼓票房习俗发生改变,出现了以唱曲谋财的“浑票”。辛亥革命后,为了生计,许多票友不得不转为职业艺人,此类曲艺演唱活动不再是闲暇时的玩乐而成了谋生的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仍有八角鼓票房,尽管政治运动频繁,但私下的票友聚会并未中断。进入新时期,曲艺票房相继创立,以“集贤承韵”为代表的票房延续着这个传统。在当前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话语背景下,尽管岔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当前北京的八角鼓票房仍然是凤毛麟角。 一、岔曲与龙票:八角鼓票房的产生 1.岔曲与龙票 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以及齐如山在为《升平署岔曲》所写的序言中都提到了岔曲的起源,即乾隆年间出征大小金川,阿桂将军督军时期(1773-1776),其麾下士兵宝小岔(或宝小槎、文小岔)创作了一种曲子,因他的名字而被称为岔曲。这是关于岔曲起源最为普遍的说法,也是最被票友所认可的观点。尽管关于岔曲的起源,现在仍有许多争论,但笔者认为岔曲不太可能全由宝小岔一人独创,它应该是基于原有的一些民间小曲。出征在外的士兵或是出于消遣娱乐或是出于厌战思乡,赋予了它新的歌词和稍作变化的曲调,并以岔曲的定名出现。岔曲的确是八角鼓票房的源头,有了曲才有了唱曲的需求,进而有了设置票房的必要。 票友间流传着这样的典故,军队回京后,岔曲因曲词优美在京城被八旗子弟传唱,有时是聚众演唱。于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说军中之人出入民宅,唱一些不堪入耳的淫词滥调,有失体统等等。乾隆命来人当面演唱岔曲,听完之后不但没怪罪反而大加称赞,因为唱的内容或思乡或咏景,甚至是歌功颂圣的军队凯歌,于是允许聚众演唱,但颁发龙票予以规范,并规定不得以此谋财。①[1]关于聚众演唱的许可——龙票,其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清代的律例中有这样三条:第一,禁止城乡当街搭台唱演夜戏;第二,禁止旗员赴戏园看戏;第三,禁止旗人登台卖艺。特别是对于旗人演戏,有着明文规定:“凡旗人因贫糊口,登台卖艺,有玷旗籍者,连子孙一并销除旗籍。”[2]可见,律法与人们聚众演唱岔曲的需求有明显冲突,统治者不得不额外地再颁布龙票予以规范。关于龙票的记载有如下两条:“龙票共两张,分左右两翼,此物现存在掌仪司的档案中。龙票的内容乃是说八角鼓为得胜的凯歌,庆兆升平,除皇帝的宫中升平署设立八角鼓之外,准许人民私设剧处,上至皇帝贵胄,下到贩夫走卒,都可歌唱此曲,并可随意拴拢,不加限制。”[3]“八旗衙门对这部分喜欢说唱的人进行管理,凡是合格的人,发给一个执照,可以解释为说唱的许可证。这个执照是一张木板印刷品,四周是比较粗糙的龙纹,中间填写某旗某佐领下人,姓名、年貌等。这个执照俗称龙票。”[4]现在票友们说起票房必然要从龙票开始谈,尽管查阅了大量清代史料并未见对龙票的记载,但笔者认为龙票还是存在的。其一,票房名称中的“票”字,是一个完全和曲目、演唱等不相干的字,必然是有一个外来的事物加入其中才沿用了“票”这个字。其二,龙票是皇帝颁布的许可证、执照,这与最高统治者扯上干系的事物在封建时代是不可能随意杜撰的。 2.八角鼓与子弟 除了颁布龙票准许演唱,乾隆还赋予岔曲的伴奏乐器八角鼓复杂的政治寓意:“八角小鼓,即暗寓八旗。围鼓之八个小钹及串梁,为三八二十四固山,鼓下所系之红黄丝二穗,黄者为宗室,红者觉罗,即所谓宗室觉罗八旗二十四固山是也。”[5]“锥形铜钉,名叫‘签子’,别名又叫‘独霸干戈’,是为征战胜利的象征。也有称‘永罢干戈’的,取和平之意。在鼓墙外铜钉下挂有铜环,环上有两条丝绳,下缀两个穗子,象征‘谷秀双穗’;二穗颜色不同,一个杏黄,一个鹅黄,象征内八旗与外八旗;穗长三尺,暗合三才。一说原为黄、蓝二穗,黄穗者为皇室所用,蓝穗者为平民所用。”[6]571-572其实,在乾隆御制八角鼓之前,八角鼓就已经是满族特有的传统乐器之一,或是拴在马尾让其发出响声以解寂寞,或是作为平时骑射生活的伴奏乐器,又或是被满族妇女当战鼓敲击送丈夫出征。②于是八角鼓作为岔曲的独有伴奏乐器也就不足为怪了。最高统治者对八角鼓形制的规定,将严肃的政治内容添加到对乐器含义的解释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票房的地位,对合法聚众演唱进一步做出了注解。 八角鼓票房一般称为子弟八角鼓票房,鉴于不可登台卖艺,最早的龙票就是针对旗人子弟的,须额外地对他们的聚众演唱予以规定。再者,最初在票房中活动的也多为八旗子弟。八旗制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使得八旗子弟从出生就享领俸禄,不用从事生产就可获得生活保障,即常说的“铁杆庄稼”。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因不愁生计而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操练骑射、文化学习和艺术修养的提高中去。除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官方的许可,很大程度上演唱岔曲、创作曲词、组织票房等都是因为八旗子弟的特殊身份和闲暇状态而出现的。再者,满族本身就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老舍也曾说过,戏曲和曲艺是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因此,在票房兴盛的时期,以闲暇的八旗子弟为主体形成大量票友。现在的老票友说起祖辈,特别是在旗人家庭中,几乎人人都会唱几段岔曲,家中墙上挂一把三弦,也是一种普遍的装饰。 二、过排与走局:八角鼓票房的兴盛 1.拴拢子与把头 票房需要有一定的“硬件”才能创立,除了活动的地点即票房的“房”之外,还须有一系列的器具才能维持日常的活动。拢子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它的具体形制为:“木质,圆柱形,高一百二十厘米,直径六十厘米,形似笼屉,外涂黑漆。每个圆笼系四根拢绳,两个圆笼为一挑。笼壁嵌有铜字,为票房名称或班社堂号。二笼大小一致,形制有异。一笼为直筒,筒盖边沿开一十几厘米月牙儿口,内放扬琴、四胡、三弦、书鼓等乐器及鼓架子,三弦之轴杆从月牙儿口处探出;另一筒为三层,叠摞在一起,分别装有鼓板、节子板、铜活(打击乐器),演双簧用的大白、小辫儿,彩唱莲花落、彩唱八角鼓用的服装、道具等。讲究者一般多使用两挑。”[6]476可见,拢子涵盖了票房所需的基本用具,因此创立一个票房又被称为“拴拢子”。除此之外,票房内的桌帷椅披、灯、茶具等都需置办。据说在票房鼎盛的时候,特别是旗人生活状况颇佳的时候,讲究的票房为求整齐、美观,连票友的服装都是统一置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