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874(2016)02-0029-21 二战结束至今,宪法问题是日本政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虽然政界保守势力修宪意图强烈,并长期占据国会多数席位,但由革新政党、日本国民和知识分子等构成的护宪力量在历史上曾切实遏制政府的修宪进程,今后也仍有可能发挥重要影响。在第二届安倍晋三内阁寻求政治外交的根本性变革、制造又一次宪法危机的情况下,关注护宪运动及其思想的整体变化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有着不同于革新政党反修宪运动、市民和平运动的开展方式和指导思想,其思想特征在各阶段体现出不同特点。由于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多采取启蒙活动而非街头运动的方式,往往看似不如政党、市民运动引人注目,但作为思想和实践的先锋,知识分子护宪团体为革新政党提供了智力支持,引领了市民运动中的社会舆论,并在对抗政府修宪势力(如岸信介内阁“宪法调查会”)的过程中发挥了政党、市民团体无法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本文将在战后日本修宪—护宪政治过程的脉络中,集中关注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并对其指导思想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全面认识日本宪法问题乃至整体政治走向提供帮助。 一、战后日本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轨迹 作为观察当前日本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背景,以下将概述战后以来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简要特征①。 (一)20世纪50-80年代 战后日本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出现的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政界保守势力主导的第一次修宪高潮,而标志其达到顶峰的事件,是内阁“宪法调查会”的成立。1957年8月,岸信介政府在内阁中设立“宪法调查会”,规定其职责是“审查《日本国宪法》,调查审议相关问题,将其结果向内阁或通过内阁向国会报告”②。作为设立在内阁中的机构,该会未经国会授权而从事修改宪法的相关调查审议工作,有违宪的嫌疑。因此,虽然岸信介表示希望社会党参加,并邀请宫泽俊义、我妻荣等著名学者出任会长,但社会党、宫泽、我妻及许多学者都拒绝加入。最终成立的宪法调查会包括国会议员和学者,但修宪论者占90%以上。其实质并非单纯的学术研究机构,而是岸信介内阁为修改宪法、实现再军备而制造舆论的工具。 面对上述局面,1958年5月28日,大内兵卫、茅诚司、清官四郎、恒藤恭、宫泽俊义、矢内原忠雄、汤川秀树、我妻荣等八名学者联名向46名当时各领域的一流学者发出《关于设立宪法问题研究会的倡议书》,倡议成立宪法问题研究会。6月8日,宪法问题研究会正式成立,学者们规定研究会首先是“纯粹的学问研究会——不直接从事政治活动”,但同时也是“为国民而存在的研究会——不辞进行启蒙活动”。③战后日本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宪法问题研究会没有政党背景,也不直接从事游行集会等街头运动,而是通过月例会、演讲会、出版物、声明等方式开展启蒙活动,但对修宪和护宪双方都产生了切实的政治影响:(1)学者们的态度是使社会党最终决定拒绝加入宪法调查会的原因之一。④宪法问题研究会虽非社会党系的团体,但学者们对社会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产生过重要影响。⑤(2)宪法问题研究会也在媒体、国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被普遍认为“在学术上、政治上的影响力都超过宪法调查会”⑥,“对有关宪法问题的舆论形成发挥着重大作用”⑦。(3)《宪法调查会报告书》(1964年7月)最终未提出明确的修宪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宪法问题研究会一系列努力的结果。资料显示,政府与宪法调查会是将宪法问题研究会当作几乎与社会党同等重要的对抗势力来看待的。⑧除开展启蒙活动外,学者们针对宪法调查会可能出现的修宪论调进行了周密准备⑨,表明若其提出修宪结论将明确进行反驳。真野毅、佐藤功作为宪法调查会起草委员会成员,对最终报告书的写法也施加了一定影响。由于与宪法调查会的斗争不涉及议会斗争,而主要是有高度现实性的理论论战,社会党及其领导的护宪运动与市民和平运动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实际上都无法与直接同宪法调查会形成对峙局面的宪法问题研究会相比。(4)在安保斗争和地方革新自治中,宪法问题研究会及其成员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⑩通过18年间的启蒙活动,宪法问题研究会被认为是战后日本良知的象征,“对国家的方向也产生了影响”(11)。 值得注意的是,宪法问题研究会的护宪思想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放弃战争、不要军队的“和平主义”,而是捍卫国民主权的民主思想。在提及《日本国宪法》的三大原则时,绝大多数团体或个人(无论是修宪派还是护宪派)都会首先列出“和平主义”这一原则,而宪法问题研究会则总是把“国民主权”放在第一位。这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研究会思想实质的体现。研究会的学者们注重启蒙国民的主体性精神,并将民主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以高度的责任感思考日本的历史与未来,在必要时积极发挥知识分子的政治影响力,与政府侵害国民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可以说,研究会之所以能有效遏制修宪进程,正是因为它在护宪运动中落实了国民主权的思想。 (二)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12) 宪法问题研究会于1976年解散,但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护宪团体也在组织方式、活动内容乃至定位宗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继承了宪法问题研究会,但护宪思想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