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出题目,现成借用一下。 这次会议是雅集,也是盛事,但到此也就将告结束。两天密集的会议,有来自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内地32位学者参加,各位都提供了自己关于语言方面最新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相信大家也都和我一样感觉获益匪浅。这里不敢说总结,只谈几点肤浅的感想。 本次会议第一个特点是涉及面广,研究方法多元。 比如,陈建华(以下一律直呼其名)将现代“香艳(私密)”小说与民国初年的共和主体及文化转型联系起来,细致考察现代汉语书面语在报刊(尤其是小报)文体上的呈现。张卫中系统梳理了晚清科幻小说大量出现的“新词语”并将之归属于作家的科幻想象——对一个美丽新世界的想象与设计。 关于“五四”文白之争和周氏兄弟、胡适白话文理论与实践之重审,仍然是学者们不约而同属意的对象。王风从周氏兄弟的杂感与小品出发,关注现代文体建构与语体的养成;朱晓进研究鲁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体选择,虽为旧文,仍有新意;寇志明梳理了鲁迅早期文言文在海外流播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新的探讨;张业松从“祥林嫂的声音”来探讨鲁迅语言世界的一个或许长期被忽略的方面,即鲁迅小说的语言如何随人物的身份与命运而展开;范钦林以《沉沦》中大量使用西方人名、地名为例,探讨了西方语汇与中国现代小说创生的关系;张宝明重审百年“文白之争”,尤其关心语言作为最深层的超稳定文化结构坍塌之后所带来的现代性偏至以及今人所面对的大量工作;段怀清则将胡适白话文学思想的发生、发展和评价与白话文学的实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曹清华对五四“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进行了反思,提出这到底是意识的危机还是语言的危机这样或许很难有结论的问题。 与此同时,现代新诗格律化的物质基础和当代诗歌个体言说的可能性也为与会者所注意。王雪松认为现代诗歌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物质基础”造就了现代格律诗独特的命名和构型;何言宏把个体语言与个体经验相联系,指出正是它们与公共经验、公共语言之间的对抗造就了个体语言可能的表达策略。 更深层次的挖掘,如中国现当代小说、散文、戏剧和日记等各体文学语言问题的历史脉络,也令研究者倾入了更多心力。小川利康从周作人的《小河》到《老虎桥杂诗》梳理了一条作者从欧化白话诗到文白夹杂的打油诗的发展历程。千野拓政则从现代文学伊始的“三篇日记”来探讨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白话文与本土固有的白话文之间的差异,力图寻找现代文学诞生时的关键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今天的遭际。祝克懿对文革“样板戏”文本的异域收藏与认知范式进行了研究,视野十分开阔。 与现代汉语联系紧密的日语问题也受到关注。林敏洁从鲁迅的日语学习考察了日语汉语教育与中国作家的语言习得之关系,藤井省三则研究了在此相关背景下日本读者对现代中国作家的接受。除此以外,文贵良谈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念的西学与中国传统的资源,高玉涉及当代文学的整体语言品格和语言优势,吴俊着力于现代中国语言转向与文化权利运作的关系,郑亚捷追问当代文学“边疆叙事”对文学语言可能存在的影响……所有这些课题的论述都十分精彩。 文学语言本来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如何选择课题,如何确立相应的方法论,都很难定于一尊,今后恐怕还会保持这个势头。 第二个特点,是尽管涉及面广,方法多元,但也凝聚了一些相对集中的话题。 比如,这次许多专家都谈到方言,但角度各不相同。有小说家的方言,如罗鹏谈阎连科最新几部小说里的方言;有散文家的方言,如黄维樑谈香港作家黄国彬的“四合语”特色;还有诗歌的方言,刘进才就从《歌谣周刊》到《新诗歌》的梳理中,看出方言的“发现”与诗歌体式的探索之间的关系。这里有单独讨论方言问题,更多则将方言和其他语言要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比如与方言有关的“声音”和“听”的问题。前述张业松描述了声音中的“祥林嫂”,贺昌盛谈论了“声音”在现代性进程中的隐性作用。应该说,方言是现代汉语研究界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整个现代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计划,而方言在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写作各个不同时空更有异常复杂的呈现,今后研究空间还会很大。这次许多专家在梳理“五四”和整个现代时期提出(刘进才教授称之为“发现”)方言或“方言文学”的脉络,较之以往,更加深入而清晰。 方言问题确实非常重要,但本次会议对于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其他语言要素也有出色的研究。比如,不断成型而又变动不居的占主流的普通话书面语(黄维樑引余光中所谓“白以为常”),欧化和其他方面的外来语(坂井洋史所谈“新感觉派”与陶晶孙的语言突破、张卫中列举晚清小说中的新语词),文言的采用,还有黄维樑谈到的网络“潮语”,以及这四者的混搭与和合现象(“三及第”、“新三及第”、“四合语”、“五行无阻”)……从“五四”白话文理论和实践展开之初以迄于今,始终就是贯穿性和结构性的主题,与文学界之外的语言政策、语言计划以及来自教育和文化部门的权力运作,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说到方言,不能不经常触及上述诸多语言要素。 尽管如此,作家个体存乎一心的选择和创造,更需慎思明辨。这就不得不提到本次会议第三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会议收到的29篇论文中,竟有15篇专论一个作家一部或多部作品的语言问题。这是很值得注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