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669(2016)04-0085-09 30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变,也带来了堪称“生活革命”的生活方式大变迁。在为数众多的变迁中,近2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普遍兴起的“农家乐”现象显得格外醒目①。截至目前,“农家乐”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或扶贫、西部开发[1]、新农村建设等政府工作的文脉之中得到关注、研究和推动的。中国民俗学在为数不多的“民俗旅游”研究中,偶尔也涉及“农家乐”,或将其视为民俗旅游的一部分,或认为它属于乡村旅游,是比民俗旅游较为低端的旅游形式。然而,全国各地的“农家乐”均程度不等地包含有很多将民俗文化作为资源予以利用的实践,也深刻地反映着地方乡土或“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基本遭遇和新的发展可能性。中国民俗学对“农家乐”现象的轻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其对当代现实社会中涉及民俗文化的事象反应迟钝。本文试图从民俗主义视角探讨“农家乐”的相关问题。 一、城市化大背景下乡村生活与民俗文化的再认知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由于“剪刀差”政策、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导致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地方乡土的民俗文化受到压制,农村的日常生活频繁受到干扰,农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甚至连种庄稼也被纳入到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中。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城乡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存在着不能掉以轻心的“三农”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严峻性依然如故,但广大农村的社会与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进步性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各级政府在持续地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农家乐”成为一个颇有吸引力并具有实践可行性的思路。与此同时,急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面积的怀旧情绪和文化乡愁。城市中拥挤的空间、窘迫的环境、激烈的竞争、超快的生活节奏,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稀薄化等因素,均不断滋生着短暂或象征性的“逃离”出行动机。当然,还有双休日、黄金周、小长假等国民节假日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也促成了城郊型乡村旅游项目的快速增长。于是,在各大中城市周边,或者以小型城市或古村镇等为基础,开发出各种旅游服务设施,以便满足城市人暂时逃离或休养“充电”的需求。这其中,以“农家乐”最为突出,也最为适宜成为民俗学的考察对象。 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国现代化的初步进展,带来了国民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转型。从五四以来将以农村为大本营的传统乡土文化视为“革命”对象的意识形态,逐步让位于珍视传统、守护乡土的新文化观,这尤其在近十多年来全国范围内风生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表现得颇为突出[2]。诚如“农家乐”这一用语所蕴含的那样,乡村、农家、广义的农业(包括林、牧、副、渔等)在现当代中国的媒体话语体系中,不知不觉至少部分地改变了以往那些负面的印象,逐渐成为怡然自得、天然、从容、健康、质朴,以及亲情温暖、民风淳厚等正面的印象。这固然只是媒体和部分市民浪漫化的憧憬和想象,但也正是在上述诸多背景下,乡村风情、小农人家、慢节奏生活、田园风光等,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一个新兴支脉,亦即乡村旅游的基本资源得到了明白无误的确认,而“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类尝试性实践,现已取得巨大成功。 “农家乐”只是中国当下乡村旅游的形态之一,类似的还有“古镇游”“古村游”“民族村寨风情游”以及“生态农业游”等,它们大体上都可在上述的时代脉络中得到理解,亦即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古村镇以及乡土传统和民间农户生活的“再发现”、再认识和再建构[3]。与其说这意味着村民或乡村为城里人提供了什么,不如说是城市人重新发现了乡村。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回归”,只是暂时的“逃离”和休憩,为的是获得一时的身心放松;或许对于部分城市知识精英而言,还是他们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理念的消费行为[4]。 二、多种力量形塑的乡村旅游模式 “农家乐”不是一个有着清晰定义的学术概念,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公共用语。按照目前较多认同的定义,狭义的“农家乐”是指从消费者立场而言,来自城市的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立场而言,主要是指乡民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和周围的田园景观,以较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农家乐”与广义的农业概念相关联,可将“渔家乐”以及林业户、牧业户等也包括在内[5]。“农家乐”大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要确凿考据又有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农家乐”的概念太过含混和多义。因此,对各种关于“农家乐”起源地的说法不必认真计较,我们将“农家乐”理解为是在城市化大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就足够了。 “农家乐”很快发展成为城市居民新兴的休闲度假方式,并被总结为“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等,成为一种富于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进入21世纪,“农家乐”在全国遍地开花,进入到提升品质、规模经营的阶段。近年来,各地“农家乐”的发展在极力发掘和维持各自的地方性和乡村性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面积雷同的趋向,例如,有学者比较了四川和北京的乡村旅游,发现其模式和路径惊人相似[6]。全国性交流平台的形成以及政府或其相关部门(如旅游部门)推进“农家乐”的理念、方式和路径等,经由相互的借鉴与模仿而显得非常近似,因此,“农家乐”的模式化将是今后一个重大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伴随着国民出境游、国内长线游的繁荣,郊区近距离的“农家乐”也被视为是一种更加合理、便捷的旅游消费选项,与此同时,它还被寄托了诸如发展乡村经济、缓解城乡对立、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的期许。在当代中国社会,“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较成功的模式,其实是被多种力量形塑的,至少有以下几种力量参与了“农家乐”观光模式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