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6)03-0030-10 五四运动后,现代汉语语境下最早使用“通识”一词来深入讨论大学教育问题的是钱穆的《改革大学制度议》(1940年)和梅贻琦与潘光旦的《大学一解》(1941年)。当时中国已经参照西方模式建立了现代大学,知识分子也已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关心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一方面体会到西式专业分科的大学体系“将使学者不见天地之大,古今之全体,而道术将为天下裂”①的危机,同时也觉察到美国大学正在兴起源自西方古典精神的General Education改革。出于对汉语的娴熟,他们自然而然地以“通”对“专”、“识”对“业”,创造性地使用“通识”这一概念,从中国古典而非西方古典中汲取思想资源来补完现代大学理念。 半个多世纪后,中国高校终于有条件、有能力将这种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探索。21世纪初,在“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等各种名义下,中国高校陆续开启了实质上相近似的改革实践。如今,越来越多人对这种不把教育局限在专业之内,旨在健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有了大体的认知和认同。然而由于命名交错,实践近似,人们在使用这些概念时总要借助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Liberal Arts等英文概念来比附其意义,造成了许多混淆,也导致本应内生驱动的教育改革不得不建立在外来概念之上。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中国高校大范围实施的通识教育改革始终萦绕着关于“通识”的名称及其内涵的争论。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若不能为改革正名,改革行动在无形中将承受广泛的制约和无形的阻力。以往的通识教育研究未能给“通识教育”在中文语境下的内涵做出明晰的界定,本文试图以“循名责实”的方式,通过对“通识”一词在中国思想文献中概念史的梳理,来解释何谓“通识”,并且进一步指出“通识”是一个既能接续古今又具备世界意义的教育理念。 一、循于旧名,作于新名 “通识”一词在传统典籍中的使用很早。有指学识渊博,《魏书·儒林传·陈奇》:“高允与奇讎温古籍,嘉其远致,称奇通识,非凡学所窥”;唐代刘肃云:“说(张说)之通识,过於魏徵”②,亦有指学识渊博的人,如陶渊明诗云:“即理愧通识,所保詎乃浅”③。唐代孟棨云:“闻见非博,事多闕漏,访於通识,期復续之”④等。还有“通才练识”“通材达识”等通识二字连用来形容学问人品的词汇自中古时期就已得到活用,唐代崔尚云:“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⑤。宋代曾巩云:“至於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於篇,则足为后法”⑥。 那么,古已有之的“通识”二字用来命名现代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在什么意义上是合适的?为了深入解析古代文献中的“通识”与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关系,需要把握“通”“识”的确切字义及其早期的运用实例,从而确认“通识”之名堪当其实。 1.“通”是“学”的最高目标 《说文·辵部》:“通,达也”。“通”的基本词义为通达,引申为通晓、洞达。先秦至汉唐的文献已多有记载学问上要追求通达的思想。如《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后汉书·郑兴传》:“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皆师之”;唐代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等。 古人对于各种学问、知识,不仅求通达,更强调全部、透彻地理解,学问宏阔通达,于是有了“贯通”、“淹通”,如《春秋繁露·正贯》:“然后援天端,布流物,而贯通其理,则事变散其辞矣”;韩愈《顺宗实录三》:“聪明强记,歷代史传,无不贯通”。《文心雕龙·体性》:“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父副,字仲先,器度淹通,风格清简”等。 《易·繁辞上》中“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与《易·乾》中“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的意蕴相结合,产生了后世成语“触类旁通”,表示掌握了某一事物规律就能推知同类的悟性和境界,与出典《论语·述而》的“举一反三”义近。“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体现了最佳的学习能力,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提出教书育人就是要培养、开启这种心智品质。从“通达”、“贯通”、“淹通”到“触类旁通”,在教育教学的语境下“通”意味着学习的达成——“通透”、“旁通”。所以“通”是“学”的最高标准。 在中国典籍中“通”也被用于修饰人格品性,具有特定的内涵。《逸周书·谥法解》中对“通”字赋予的文化含义使之完全成了一种具有正统地位的德性,“物至能应曰通;事起而辨曰通”,同时还和“圣”“哲”等中国文化中最高的人格理想相关联,如“通达先知曰圣”、“明知周通曰哲”。于是,自先秦以来,“通人”“通士”“通才”就成为对学识人品的褒奖。 “通人”指传统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如《论衡·超奇》:“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赞》:“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通才”亦指学识广博兼备多种才能的人。《六韬·王翼》:“通才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对宾客,议论谈语,消患解结”;《宋书·孔顗传》:“夫以记室之要,宜须通才敏思,加性情勤密者”等。“通士”则多指通达事理的义士。《荀子·不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韩诗外传·卷一》:“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