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6)05-0036-07 一、研究背景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高校录取率从1998年的34%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75%,原本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获得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98年普通高校在校女大学生的比例仅为38.3%,2004年达到45.65%,2009年女大学生的比例首次超过了男生,达到50.48%,到2013年在校女大学生的比例达到51.75%,比男大学生多出53.2万人。[1] 随着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加,人们开始关注女性和男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质量和结构差异。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男生比例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均属理工科,且男生比例均超过80%,而女生主要集中于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护理学专业女生比例高达92%。[2]另有研究发现,男生主要集中于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信息、化学等理工学科,而女生主要集中在文学与新闻、经济、国际关系、外语、师范等人文学科。[3-5]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2007-2008年在美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中,有11.1%的女性获得了教育学专业,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仅为3.7%;11.6%的男性获得了工程学科的学位,女性仅占2%。[6]2010年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专业女生比例为15%,工程类专业女生比例仅为14%。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存在类似问题。[7] 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可能会加剧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因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积累了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力资本,而不同专业的工作机会及工资回报都与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或市场需求直接相关,因此专业选择也会进一步影响毕业生的工资收入。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工程和商科等专业的毕业生薪酬水平高于其他学科。[8]男生也“恰巧”集中于这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就业市场前景不好的专业往往是女生居多。[9]因此,专业分布的性别差异能够解释劳动力市场性别收入差距的10%—50%。[10]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又可能加剧人们对专业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如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加擅长从事某一类工作,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男生,特别是在选择理工科学生时更加偏好男生,长此以往将导致女性在某些领域的缺位以及施展才华的难度加剧。[11]因此,研究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不仅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学科均衡发展政策,还可能对科学引导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解决专业就业不匹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究竟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哪些因素会导致专业选择产生性别差异?除了生理差异、能力差异和兴趣偏好以外,是否还存在传统观念或社会刻板印象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利用全国85所高校的调研数据,深入分析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理论基础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研究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视角,相关理论涉及生物决定论、女性主义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学科刻板印象等。 生物决定理论认为,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导致男女禀赋的差异,如女性在抽象思维和科学认知方面处于劣势,当他们进入高等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就会表现在学科和专业的选择上,因此学科专业的性别差异是外生的、客观的,是先天自然禀赋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专业选择上。[12]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现有的专业性别隔离现象本质上是性别歧视,是社会结构中男女地位与职业隔离的复制,并通过教育制度强化这一结果。[13]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男性占据了社会上的优势学科,而女性只能选择非重要地位的学科。这种“男性学科”和“女性学科”的分离并非男女的生理差异造成的,更多的是通过社会文化建构的。 社会控制理论从社会维持性别隔离状态的角度出发,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外部因素影响下,通过内化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可能存在的社会歧视因素的驱使,在教育、职业等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如倾向于社会所期待的专业,女性会较多选择那些承担养育功能的专业领域,男性则会较多选择需要分析思维的专业。[14] 还有一种与之相关的理论解释是“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即无论性别和专业如何,大学生都认同“男性适合学习理工科目,女性则更适合文史科目”。[15-16] 2.已有的研究成果 除生理因素外,影响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个人因素包括偏好、兴趣和能力等。学科兴趣是学生选专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17-18]同时,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个人理想[19],男生更看重未来工作的货币价值,因此倾向选择那些未来收入更高的专业。[20-21]女生倾向选择学习难度低、竞争程度低的学科,高风险工作的专业对男性的吸引力更强。[22]男女生在学术准备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专业选择的差异,高中成绩的性别差异与大学专业选择之间存在相关性。[23]在家庭因素方面,父母意见是影响男女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24],女生比男生更加看重“父母和家人的影响”[25]。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也会导致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相较于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学生更倾向选择男性主导专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学生越可能选择男生主导专业。[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