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16)03-0050-09 在大学排名影响下,研究生产力成为衡量大学学术表现的主要测度之一,也是计算大学排名的核心指标。由于高产出的教师被视为大学应对竞争的战略资源,而如何识别有学术潜力的教师以及加强对教师学术产出的考核则成为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影响教师学术产出的诸多因素中,学缘关系引起研究和实践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学术市场中普遍存在“近亲繁殖”现象,“而且越是重点大学,近亲繁殖现象越严重”,[1]近亲繁殖被认为不利于学术创新,降低了教师学术产出绩效。 另一方面,大学招聘中对学缘关系极为重视,偏好“985”学校毕业生甚至成为普遍的潜规则,这一矛盾表明对学缘关系影响的研究仍然不足。以往研究以定性为主,尚缺乏更有力的实证支持。在变量解释上,主要是基于毕业留校这一单一学缘关系,忽视了多重学缘关系共同作用的效果,也未能考虑不同学术经验下学缘影响的差异性。由于学术产出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变量控制的差异(如机构因素是否固定)也会影响模型估计结果。因此,本文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前提下,研究多重学缘关系的结构性影响及其微观机制。这一研究对高校人事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识别显著影响学术产出的学缘及相关因素,可以避免用人上的“出身论”或单一化考核模式,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师筛选和学术评价机制。 本文的问题是,“近亲繁殖”影响教师学术绩效吗?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学缘结构上的差异?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影响模式是否相同?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术产出是否存在差异? 一、文献综述 (一)学缘关系 哈佛大学校长Eliot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对大学近亲繁殖现象提出批评,[2]尽管近亲繁殖现象此后仍然普遍,但有关其影响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论。 Soler对欧洲14个国家51所大学的分析表明,总的科技产出与近亲繁殖呈负的相关性(r=-0.60,p=0.02)。[3]近亲繁殖严重影响科技产出和效率,非近亲繁殖者h指数平均比近亲繁殖者高35%。[4]其原因之一是近亲繁殖者更偏向内部的、狭窄的学术信息交流,从而降低了学术产出。McGee的发现则相反,近亲繁殖者出版更多的书籍和文章,学术表现更好。[5]Long对239位生化学家的研究表明,生产率和学缘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6] 另外,近亲繁殖通常被定义为在获得最终学位的学校任教。[7]这一定义过于狭窄,正如Eells指出的,近亲繁殖一直被看作单一特性,事实上有不同类型的近亲繁殖,除了博士毕业留校外,还有硕士、本科的学缘关系存在。例如,仅拥有雇佣机构本科学位的,近亲繁殖程度相对较为温和。[8]当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缘关系时,近亲繁殖的影响有不同的发现。王军辉等对国内16所经济学院教师产出的分析表明,本科是否毕业于“211”或“985”高校对科研绩效并无积极影响,毕业留校对产出有较大的负面影响。[9]钟云华认为本科、硕士与博士同缘的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大,硕士学缘的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小,这一个案研究代表性不足。[10] 总体看,文献对不同层次学缘影响的研究较少,学术职业始于硕士阶段,如果只研究最终学缘,则难以全面了解学缘影响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硕士、博士入学方式和竞争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考博士生比考硕士生容易”。[11]我们尚不清楚这种差异是否对日后的学术发展带来影响,因此,Horta认为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仍然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维度。[12] (二)其他个人因素 影响学术产出的既有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经验、个性等,也有环境因素如教育训练质量、系或学校的声誉等。[13] 性别。由于女性花费更多时间承担家庭责任,一般认为其产出低于男性。[14]也有研究认为,在控制学缘和专业领域等因素后,女性产出并没有显著低于男性。[15]甚至有研究发现,女性平均而言有更好的研究绩效。[16] 职称。职称被认为是学术产出的预测因素,Bellas等发现教师职称越高产出也越多[17]。Abramo等对意大利大学理工类专业教师2004-2008年间研究产出的分析发现,基于发表数量和影响力,教授比副教授、助理教授表现更好。[18]或者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职称影响并不显著。[19]职称是学术积累的结果,与时间有关,也能用于测量学术经验。[20] 专业。根据Webber对美国高校教师产出的实证研究,学科之间存在差异。[21]Shin认为,学术产出主要取决于个人因素,不同学科的影响不尽相同。他对韩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科差异是教师研究产出差异的一个主要来源,这是由于学科之间在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发表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22] (三)机构因素 以往的研究很少考虑学术机构的特征对教师产出的影响,而同一机构的研究者之间通常有集聚效应,相互并不独立,忽视数据的层次性会导致估计偏差。[23]关于机构影响,Porter等在分析时考虑了机构规模等组织特点,以控制组织因素产生的变异。[24]Jordan等认为系的规模和发表之间存在积极的关系。[25]此外,机构声誉也影响教师产出,排序更高的系能挑选更好的学者,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学术产出。[26]夏纪军对国内24所经济学院教师产出的研究发现,在控制机构声誉后,学缘关系对教师产出无显著影响。[27]根据这些研究,控制机构因素有助于提高估计精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本文以公共管理学科为样本,该学科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应用性特点。作者从参与2012年全国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的60所院校中,按评估排序确定样本学校,剔除无独立公共管理学科办学实体或未提供教师个人信息的学校,共选取35所公共管理学院,占当年参与评估学校的58%。采取定额抽样方式,每所学院按职称比例抽取25名教师,共抽取875个教师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