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4X(2016)02-0050-27 东亚在经济增长和区域一体化等方面正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中国的崛起使东亚地区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①尽管东亚正在进行着权力转移和秩序变迁,但域内多数国家谋求和平稳定,各国努力争取发展机遇,东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当前,日本却大肆渲染东亚安全形势紧张和“中国威胁”论,与此同时,利用美国亚太“再平衡”之机,从内部制度与外部合作方面对安保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是战后日本防卫领域内的重大变化,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关注与研判。 一 东亚安全形势与日本的认知 东亚地区存在着海洋争议、领土争端、朝核问题等诸多安全挑战与安全困境,但总体上看,东亚安全形势比较稳定。崛起的中国坚持走和平之路,是地区和平重要的建设者和问题解决者,展现着一个负责任的和平大国的担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表明:“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②但是,东亚安全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再调整,助长和诱发了东亚出现更多的纷争和更严重的安全困境。日本一方面刻意渲染东亚威胁尤其是“中国威胁”,另一方面高度评价日美同盟,迎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一)东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中国坚定和平崛起 尽管大国之间有战略竞争,但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和战争的意愿。中美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核心内容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美俄在东亚也没有大的竞争与冲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③两国认为“继续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扩大和深化全方位务实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④地区各个国家也正在深化彼此关系,尤其注重安全关系。中韩正在开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朝核问题、朝鲜半岛安全机制及和平统一、中韩对话机制方面达成很多共识,2015年还启动了两国海上划界谈判,“为地区国家解决类似问题树立良好典范”。⑤日本和韩国分别是美国的盟国,在美国推动下,日韩关系正在修复,两国在安全领域内的紧张关系是低层次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积极应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正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并在一系列海上低敏感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中日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海上联络机制也已重启。2015年11月,中断三年半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首尔如期举行,会后发表了联合宣言。此外,尽管朝核问题一直是困扰地区的安全问题并呈激化态势,但在相关各方的积极努力下也没有达到大规模冲突和战争的程度。 崛起的中国是东亚地区最新兴的力量,但中国是“修正主义大国”还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⑥却成为世界和地区热议的安全话题。“中国威胁论”上升,其中不少是臆测出来的,这些观点坚持“国强必霸”,认为中国力量的增强就是一种威胁,⑦把中国维护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的行为渲染成“通过强制运用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挑战亚洲现状”。⑧这些观察无疑忽视了中国和平的意愿和行为。中国一再强调坚持和平崛起,坚决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地区争议问题。在中日领土争端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寻求妥善管控分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⑨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提出“双轨思路”,主张“有关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⑩习近平指出,“中国南海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强调“(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没有问题,将来也不会有问题”。(1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南海和平稳定也提出“五点倡议”,强调指出,“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就不存在问题”,“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建设合理合法,不针对、不影响任何国家。”(12)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坚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希望维护六方会谈安全机制,主张通过协商的方式促进就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安全议题展开对话,维护东亚稳定。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会见朴槿惠时呼吁重启六方会谈,反对任何导致局势紧张的行动。此外,中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亚洲安全观,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东亚安全之路。2015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国际重大会议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理念。(13)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需要和平,作为地区负责任的大国和现有国际体系的受益方,中国也在致力维护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中国外交思想的核心和实践指南”,“周边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14)中国也不可能做亚洲和平的“威胁”者。相反,中国坚持和平、致力和平的主张与行为是东亚安全稳定重要动力,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有利于构建国际安全“命运共同体”。(15)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无疑也为东亚和平和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广阔而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日本对东亚安全形势的认知及态度 日本认为当前东亚安全威胁出现多样化态势,安全环境更为严峻。2015年版日本《外交蓝皮书》认为,“全球化和技术革新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弹道导弹、国际恐怖组织和网络攻击这些威胁增大,风险出现多样化”。(16)日本2013年《防卫计划大纲》认为,“虽然爆发冷战期间所担心的那种大国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很低,但各种安全课题和不稳定因素正趋于明显和严重。在制定《平成23年度以后防卫计划大纲》之后,我国面临的安全保障环境进一步严峻。”(17)和前一版相比,这版防卫大纲对东亚安全形势的认识有以下变化:(1)删除了“主要国家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下降”的表述;(2)把“本地区还存在着许多不明朗和不确定的因素,诸如领土和领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和台海问题等”表述为“在领土、主权和海洋经济权益等方面存在的灰色地带事态将长期化,这存在转为更加重大事态的可能性,情况令人担忧”;(3)增加了“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开发以及暗示对我国进行导弹攻击的挑衅言行,都是对我国安全重大且急迫的威胁”等表述;(4)增加了“中国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等海空域的活动更趋活跃。特别是在围绕着海洋利益对立的问题上,中国试图以强力为后盾改变现状,并采取了可以说是高压态度的做法。中国在我国周边海空域还进行了时断时续入侵我国领海和领空的行动,并根据其自己的主张设定了东中国海防空识别区。妨碍公海上空的飞行自由。这种危险行为可能招致不测事态”等表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