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16)03-0156-05 一、大学课堂是蕴育“道”的地方 大学课堂是教育活动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组织形式,而最能够掌控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的莫过于教师了。教师传授并讲解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与教师的讨论中升华对知识的认识以及更加深入地钻研知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构成了现有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那么,大学课堂蕴育的“道”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课堂中教育的对象是什么?肖川曾形容课堂是“生命的巧遇、心灵的碰撞”,这侧重强调了教育的对象是充满生命活力和情感的“人”、课堂主体是一群“人”的事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人”。课堂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应当满足学习者需要,是能够让学习者产生共鸣并认为是对自身切实有用而欣然接受的。因此,大学课堂之道首要的是生命发展之道,这样的道才是课堂中需要传播的。《道德经》曾言“道可道,非常道”,然而,在课堂中或许应该改为“道可道,亦为道。”现有课堂知识并不需要靠领悟就能得到答案。正因如此,大学课堂传播的不仅是知识,不仅是专业信息,更有知识、信息之外的有关人的发展的其他内容。因而,大学课堂管理也有着自己的道。大学课堂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高效合理的课堂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和应用,相反,则会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通常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遵循“教育时序”[1],保证课堂中学生发展的秩序和效率,协调课堂中各种要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有序化、规范化。这种管理的重点在于对学习者及其积极性的调动,因而是富有生命力的管理之道,是对“生命发展之道”的管理之道,而不仅是经济管理之道,更非桎梏人发展的强迫、控制之道。同时,伦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它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应自发和自觉遵循的道德和规范。任何社会活动都会涉及伦理的概念和要求,课堂及其管理亦是如此。而具体到教学伦理方面,其关注的主体自然就成为了教师和学生。现代教育理论对主体和主体性的认识,已经从单一走向复合,从肤浅走向深入,更多的是将教与学作为一种统一的认识活动,将教师和学生看成这一过程中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主体。求得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协调和统一,或称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2],正成为各个教育流派教育伦理的发展方向。因此,课堂教学伦理中的师生关系,便成为左右课堂中“道”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依托的理想状态。钱焕琦先生在学校教育伦理中提到“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完善的一种动态过程。”[3]因此,大学课堂之道的发展,要求大学课堂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构建师生伦理关系上,相应地就体现在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内容管理及其相互关系之道上。 二、大学课堂之“道”离人远去 许多研究者提出“向课堂要质量”的观点。邬大光教授认为,创业创新教育,要“向大学课堂要质量”。他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掌握创业创新本领的主渠道是课堂。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我们对大学课堂的重视并不断地用各种理论来支撑这种底气,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大学课堂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局面。首先,课堂管理盛行工具性价值,人生理想追求成为泡影。大学课堂不再成为令人向往的知识圣殿,而沦为了一个类似于固定打卡上班的场所:师生之间缺少了向往的沟通和互动,没有了共同探索未知的满腔热情,取而代之更多的是“露水式教育”——师生关系异化,衍生诸如冷漠型、冲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多地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自流;学生则两眼茫然,低头专注于课堂内容之外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在很大一部分的课堂上依旧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课堂管理和以秩序为中心的管制型课堂管理。课堂的“工具性价值”依旧盛行于世,而人本化、可持续发展等人本管理理念,依旧只能屈从于当前巨大的生存压力,成为昙花一现的乌托邦。这些现象所导致的结果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课堂中“道”的流失。其次,学科知识传授注重知识习得而失去了“成人之道”的掌握。我国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一直是建立在学科课程理论基础之上的。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求教师把知识和技能按照学科的逻辑结构忠实地传授给学生。这就决定了师生双方因知识占有量的不同而形成一种有着明显尊卑差异的不平等的道德关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只能顺从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多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较少有情感的沟通,更遑论理想和信念了!而这显然是背离了平等关系要求下的人伦关系,违背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学生无法在这种层次差异明显的情况下探索到知识之外的东西,所接收的大多为教师采用“填鸭式”或“灌输式”强加给学生的他们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在这种不对等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就使得“道”逐渐成为教师单方面的“教之道”,而非学生的“学之道”。再次,课程实施沦为专业技能训练而非为人处世的交往场所。受到“功利性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多地将课堂的学习内容和短时的绩效作为自身评价与晋升的工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忽略学生的需求,片面地追求即时效果和任务完成,而对学生所真正渴望得到的内容置若罔闻。学生则更多地将大学视为未来工作的一个跳板,终日在课堂上“惶惶度日只为求得那一纸文凭”,从而放弃了生活历练、“生命的巧遇、心灵的碰撞”的过程。对于那些乍看与未来渴望从事的工作无关却为人生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课堂,更是萌生“无用”的错误观念,学生往往逃之夭夭。正是在这样一些错误理念的驱使下,大学课堂已蜕变为实用主义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之地,人际交往、人生哲学、生命内涵之“道”正逐渐远离我们的课堂而去。原本应该因为思想碰撞而激情洋溢的课堂变成一潭死水,“道”本应是在思想的交融中孕育而出,然而当教师与学生的关注点渐行渐远的时候,“道”也就失去其诞生的土壤,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课堂实施的方法也不是结合个体需要与关注全体发展而来,而是离人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