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6)-05-0041-06 陆耀东教授著《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三卷,2015年7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记得三个月前在珞珈山上,曾经有一个本书的出版座谈会,也请我出席,可是,由于我听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四川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而没有能够参加,一直以来深感不安。陆耀东教授是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访学时的导师,对我的成长与发展有过很大帮助。从小以来一直不习惯于讲什么奉承之言,所以数月以来没有就此书发表过言论。导师早在数年前已经离我们而去,音容笑貌还时不时闪现在眼前,好在我们没有说什么不恭之语。最近从师母处得到了此书,阅读之后,真的还有话要说。主要不是讲这书的本身,而是讲它的背后。自1984年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这个江汉之城算起,我与陆老师的师生之谊和学术交往长达25年。我本是一个无名之辈,如何可能与当时的名学者交往呢?也许有的人并不是太清楚原因。一是因为师母是我们学校(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研室主任,一是因为我从小对于诗歌特别是对于新诗有浓厚的兴趣,对研究新诗史的专家有了一种无限向往,有的时候更是要向他请教。陆老师是一个像乡下农民一样的学者,实在是平易近人得很,所以让人比较容易亲近。陆老师好打交道,他说话很直接,从来不搞阴谋诡计那一套。他曾经当着我的面,说过我认识的一些人的不是,并且表现出很是生气的样子。陆老师研究新诗,自己也成为了一位诗人,在那样一个假话流行的时代,他从来不想说一句假话,也没有说过一句假话。相反他很客观,总是以学者的眼光来考虑问题。他曾经说过,学者的使命是求得真知、追求真理的,因此古今中外的东西,都需要了解与认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这一部《中国新诗史》可以看出,他总是以比较的眼光看待中国新诗的历史,以比较文学的方法探讨中国新诗的历史,所以一切都是求真务实的历史形态的东西,少有主观的评判与故意的褒贬。一切让作品说话,一切让材料证明,这部《中国新诗史》体现了一位文学史家的根本观念,与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中国新诗史》第三卷共由十章组成,包括第一章“战争与诗——本时期诗坛概况和诗美特征”、第二章“朱自清、胡风、艾青等的诗歌理论”、第三章“袁可嘉的诗论与朱光潜的诗歌美学”、第四章“超越多种流派的自由体高峰”、第五章“田间、绿原和《七月》派的诗”、第六章“工农兵文艺的硕果:李季、阮章竞等的诗和民歌体派诗的成熟”、第七章“雪峰的诗”、第八章“现代派新诗的成熟(一)冯至的《十四行集》”、第九章“现代派新诗的成熟(二):穆旦和《中国新诗》诗人群”、第十章“《马凡陀山歌》等讽刺诗”。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能够全部细读这部诗史的所有章节,所以只能就第四章关于冯至《十四行集》的叙述,发表一些个人意见。冯至是早有诗名的抒情诗人,在20年代就因为鲁迅的一句话而得到佳评。只不过他一生中也只有3部诗集,鲁迅先生只是针对其第一个诗集而言。《十四行集》是在抗战时期写的,鲁迅已经不在人世了,如果见到也许会重复地说: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陆耀东没有重复,而是集中精力对《十四行集》进行细致分析,对其为什么写进行具体探讨,对其诗史地位进行判断。这是一位文学史家的分析、一位诗歌研究专家的判断,而不只是一位批评者的体会、阅读者的印象。在中国,写作新诗史的人也不少,本书的作者却是花费时间最多、精力最大、准备充分、成果显著的一位学者。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主要体现在这部书的五个特点与追求上。 其一,对于十四行诗的分析深刻精到。要讲诗歌史或文学史,首先就要分析作家与作品;要揭示出作家的文学史地位,首先就要分析他的作品,这是文学史写作的基本要求,文学史展开的重要方式。然而,国内有的文学史完全没有对作家作品的分析,把文学史写成了干巴巴的几条概述,或者只是从他人的论文里取出来一些东西拼合起来。没有一点个人化的阅读体验,没有一点鲜活的情感内容,当然就没有自我评判与自我反思。你都没有阅读作品哪里来的体验呢,你都没有体验又哪里来的判断呢?本书作者对冯至的十四行诗,有反复的阅读与认真的分析,诗集共有27首作品,本书涉及到的有10首之多,有的是片断有的是全诗。虽然还不是冯至诗集里全部的作品,然而在一部诗史中就一个诗人而言,涉及到的作品已经够多的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本书作者从年轻时候起就立下志向要写一部“中国新诗史”,可是他到了很晚的时候才开始动笔,所以在生前他的中国新诗史并没有全部完成。为什么会如此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的一个观念,认为必须要看完了所有诗人的全部作品,才可以来进行文学史的叙述,而在他所生活得那样一个时代,资讯很不发达,没有复印机也没有网络,要收集一个诗人全部诗集谈何容易,要收集整个现代诗人的诗集更是艰难。据我所知,他书房里所保存的许多诗集都是手抄本,都是他在全国各大图书馆里抄来的,据他自己说有的时候一抄就是三五天,有的时候谢老师还帮他抄。那个时候不像我们现在,在复印机时代可以全部扫描,或者无限地复制。由此可见,他的学术观念是如何传统,他的学术态度是何等严谨。我们现在有的所谓文学史家,有这样的气度与精神吗?作者在本书中对冯至十四诗的分析,就是建立在阅读与欣赏基础之上的。他这样分析冯至的第一首十四行诗:“在冯至的笔下,死亡也展露了它辉煌的瞬间:有过一次高峰体验的交媾,或者经历过惊心动魄的危险,生命不再是虚度的。这样的死,自然不会是‘轻于鸿毛’,而是‘重于泰山’的高质量的死。获取了诗意的价值的死亡如同初恋情人的第一次拥抱一般,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其展示的可能性,仿佛自由的大门向人类敞开着。”①表面上看起来这一段话似乎不是对一首诗的分析,而是在表达自我对于死亡的认识,说明作者是进入了冯至诗作的意境之中,并以自我的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体认,所以才有这样精到与深刻的见识。这只是他大量分析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对于其多达10首(节)十四行诗的分析,让我们为他对于诗的敏感与深入方式而感到惊奇。现在有一些文学史工作者根本不看作品,根据前人的研究就可以撰写所谓的文学史,没有对研究的研究就可以大胆地叙述。这部诗史从作品批评方面对我们提出了警示,从文学史的建构方式上对我们提出了批评。作品分析是文学史叙述的主要内容,虽然作品分析并不能代替对于文学史的叙述,只有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准确的文学史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