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其境内的化武引起了部分国家的担忧,而化武袭击事件的发生又导致了叙化武危机的出现:一时间,战争阴云笼罩在本已硝烟弥漫的叙利亚上空。然而,叙化武危机中蕴涵着转机,也为叙去化武的开启提供了契机。目前,叙去化武的过程业已开启,但其走势如何,对本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安全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拟以对叙去化武的开启过程的分析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叙去化武的开启 20世纪70年代,叙利亚尚无自主制造化学武器的能力。在1973年10月攻击以色列的前夕,叙利亚最早从埃及获得了化学武器。[1]但是,自80年代以来,叙利亚据称制造了化学武器药剂,不过其仍然依赖外国获取某些双用途(dualuse)设备,以及对化武药剂的生产至关重要的易制毒化学品(precursor chemicals)。近年来,伊朗被认为向叙利亚提供了用于发展和生产与化武有关的易制毒化学品所需的技术和设备。[2] 叙利亚拥有化武的事实,在叙利亚国内冲突爆发前并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多大关注。但2011年底,叙国内动荡的出现和不断加剧使国际社会日益关注该国化武储存地的安全、化武的可能使用或转移等问题,比如落入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某些反对派或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手中。针对外界的担忧,2012年7月23日,叙利亚外交部发言人宣读了外交部的一份声明,该声明说叙永远不会在国内危机中使用任何生化武器,这类武器在叙利亚军队的直接监控下是安全的,只有在叙面临外部入侵时才会被使用。[3]尽管如此,由于叙国内局势日益恶化,反对派声势逐渐扩大,加之没有充分、可靠的公开信息证明叙利亚的化武是安全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担心叙政府可能会使用化武或使之扩散。2012年8月20日,奥巴马总统警告道:“我们的红线是我们开始看到化武的转移或使用。”[4]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几天后强调了奥巴马的话,声称巴沙尔政权使用或威胁使用化学武器将为改变应对方式(暗指军事干预)提供理由。[5]法国新当选总统奥朗德在第67次联合国大会上发言说:“如果他们(巴沙尔政权)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不会坐视不管。”[6] 2013年3月19日,有报道称阿勒颇省坎阿萨(Khan al-Assal)的一个村庄发生了化武攻击,巴沙尔政权和叙反对派均拒绝对此次攻击负责。在叙利亚政府的要求下,联合国拟派一代表团赴叙对此事件进行调查。但由于西方国家要求调查团的调查范围扩大至大马士革、霍姆斯等城市,叙利亚遂拒绝了联合国调查团的入境。[7]尽管如此,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及其他官员声称:巴沙尔政府很可能在叙多地使用了化学武器,美国政府因此将强化对叙反对派的支持。与西方所声称的相反,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说,俄罗斯检查员造访了坎阿萨,并把提取的样本在权威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检验,发现化武袭击是叙利亚自由军的一个分支所为。[8]几个月的拒绝之后,2013年7月31日,联合国发言人证实,阿萨德政府已经同意允许联合国化武核查小组进入该国,对包括坎阿萨在内的据称是化武使用地的三处地点进行首次检查。2013年8月18日联合国化学武器调查小组抵达大马士革,开始在叙利亚为期两周的调查工作。[9]2013年8月21日,正当该核查小组在叙利亚进行调查时,大马士革郊外发生了一起大规模化武攻击。美英法等国的情报部门断定,巴沙尔政府对本次化武攻击负责。美国政府因此打算带领盟国对叙利亚政府军进行有限军事打击。然而由于英国下议院拒绝了首相卡梅伦要求授权进行军事行动的提议,支持对叙采取军事行动的国际联盟仅剩下美法两国。在G-20蜂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努力号召其他世界经济强国采取行动反对叙利亚。2013年9月6日,美国等11个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号召国际社会采取强有力行动应对这种严重违反国际规章和道德的行为,[10]但是俄罗斯等国反对对叙利亚政府采取行动,联合国安理会中遂出现僵局。 正当美国国会准备就是否对叙利亚动武举行投票时,2013年9月10日,叙利亚在俄罗斯的督促下同意把其化学武器库置于国际管控下以最终销毁,并承诺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CWC)。9月14日,俄罗斯和美国就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达成了框架协议:要求叙利亚在一周内提交全面的化学武器清单;要求核查人员在11月前返回叙利亚;要求2014年年中前销毁叙所有化学武器。9月21~22日,叙利亚提交了两份化学武器清单。继而,美俄开始议定一份联合国决议框架文本。9月27日,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就销毁叙化武做出决议,该决议认可了美俄联合框架协议的内容。作为决议的一部分,由20名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于9月30日抵达大马士革,依据决议开启了核查活动。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决议做出后,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销毁叙化学武器的2118号决议。决议虽然规定,如果叙利亚没能履行义务将要承担后果,但它并没有按照《联合国宪章》第7章规定,任何对叙使用武力的行为都需通过另外的决议。 二、叙去化武的发展趋势 这里谈叙去化武的发展趋势,必须以叙去化武的开启作为分析的基础,必须仔细分析叙去化武开启的重要背景条件和关键的因果要素。上述叙去化武开启过程的叙述,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及持续激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化武的关切,继而美国以化武的使用或转移为标准划了红线。叙利亚境内发生了化武袭击事件,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红线被跨越。美国等国认为叙利亚政府实施了化武攻击,于是威胁对其实施军事打击。叙利亚化武危机出现后,叙的友好大国俄罗斯说服叙放弃化武。美俄达成销毁叙化武的框架协议,叙化武危机得以化解。联合国安理会以此协议为基础通过了相关决议,叙去化武正式开启。 变量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它们在时间上有先后。如果仅以时间为序,上述叙去化武的开启过程可进一步简化为:叙内战→化武关切→与化武相关的红线划出→叙境内化武袭击事件出现→美欧发出武力威胁→俄劝说叙利亚弃化武→叙同意弃化武美俄协议达成→安理会决议通过→叙去化武开启。但这一链条上的各“链接”,前者与后者之间并非都一定有因果相关性,比如“与化武相关的红线划出”虽然先于“叙境内化武袭击事件出现”,但前者未必是后者的原因,甚至未必有多少相关性。“叙境内化武袭击事件出现”同“美欧发出武力威胁”之间也是如此。因此,上述以时间为顺序的链条并非因果链条。从逻辑上看,“美欧发出武力威胁”是以“与化武相关的红线划出”和“叙境内化武袭击事件出现”为必要条件的。但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结合并不是“美欧发出武力威胁”的充分条件,这两个条件之外还应加上“美欧认定化武袭击系叙政府军所为”这一条件。这样,上述以时间为序的链条可以调整为如下因果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