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 刘毅(以下简称“刘”):您如何理解当代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缘起? 田野(以下简称“田”):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PE)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先在西方兴起的一门学科。尽管理查德·库珀、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等个别经济学家为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国际政治经济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仍首先归功于政治学家们的贡献。国际政治经济学从学科形成起就成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下发展的一个次级学科。 在改革开放以来新一轮“西学东渐”的浪潮中,随着国际关系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的倪世雄、桑玉成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陈德照等先生陆续发文介绍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些文献,布鲁诺·弗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也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不过,在整个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尚未展开的大环境下,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当时也只是处在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真正迈入起步阶段。在199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宋新宁教授提交的《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挑战、困境、出路》一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主要课题和未来设想进行了全景式的勾勒。20世纪90年代,宋新宁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组织了为期八年的中美暑期讲习班(1990-1997),斯蒂芬·克拉斯纳、约翰·奥德尔、邓肯·斯奈德尔等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都曾在这个讲习班上授课。当时尚在南开大学任教的王正毅教授与迈尔斯·卡勒等联合组织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亚太区域化”国际合作项目(1995-2000),在五年的项目期内共举办了三次国际会议和两次国际研讨班。这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国学者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而且为中国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人才培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学科知识体系化的反映,三部代表性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或具有教科书功能的基础理论性著作在世纪之交相继出版。1999年,宋新宁和陈岳教授合著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出版。复旦大学樊勇明教授于2001年出版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王正毅教授与其合作者张岩贵教授于2003年出版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①通过划定学科边界、归纳理论谱系和展开经验分析,这三部著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规范化、体系化。这些著作在初版后多次重印,而且都以不同方式再版或出了新版本,这反映了其学术生命力和影响力。 从上述历程上看,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学科溯源上至少体现出了两个主要的特点。第一,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谱系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尽管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厚传统,而且这一传统对日后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从学科体系的构建上看仍对接于西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当然,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包含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能够被系统介绍到中国,与宋新宁、王正毅和樊勇明等学者的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直接相关。西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走出国门的中国学者可以很快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谱系与发展动态。由于在起点上就实现了与国际学术界的对接,三部代表性教科书所确立的学科体系也相对稳定,从而为日后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知识基础。 第二,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一部分。正如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是由国际关系学者来承担的那样,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学科归属上也属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从学科史上看,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部分而引入中国的,是国际关系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引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先行者,王逸舟教授在1998年出版的《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中就把国际政治经济学开辟专章加以介绍。②以教材建设为起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走上了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相继设置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本科专业(方向)、硕士点和博士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也成立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来整合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员,并在人才培养的各个层次上开设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课程。这种学科定位意味着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内生演化的结果。 刘: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您如何划分当代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田:对任何学科而言,划分发展阶段都是颇费思量的问题。由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源于西方,需先了解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发展阶段,为了将国际关系的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重新结合起来,罗伯特·吉尔平等开拓者们回归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统,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当时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国际关系理论家也致力于构建国际体系层次上的理论范式,这也不可避免地使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开拓者集中探索国际体系层次上的政治经济互动。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传统之间的辩论已经不再是驱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多年的学科专业化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更多地是在不同的问题驱动下展开更为具体的中层理论和微观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的经验研究。此外,随着国际关系与比较政治两个学科的日益融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日益将其分析层次回落到国内体系中,积极探索开放条件下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互动。由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放经济政治学”(Open Economy Politics,OEP)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流,特别是在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几乎有“一统天下”之势。本杰明·科恩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上述转变将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分为第一代学者和第二代学者,而罗伯特·基欧汉则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这两种范式分别称为“旧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新国际政治经济学”。那么,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变是否在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也有所体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