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6)02-0058-13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在我国现今这样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改革频繁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冲击,人们的行动选择常常会陷入情、理、法的关系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大学教师(如同其他学段的教师一样)对“好老师”的理解普遍存在困惑。虽然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希望做一个“好老师”,然而“好老师”并不是一个脱离社会现实的静态形象。特别是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陷入两难境地时,他们会做出怎样的行动选择?其行动选择的价值判断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在实践中诠释自己对“好老师”的理解的? 为了解答上述困惑,本研究确定了“大学教师是如何理解‘好老师’的?”这一主问题,并且在研究起初将主问题细化为如下三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子问题: 1)在这些大学教师看来,“好老师”具有哪些特征? 2)这些特征为什么对他们而言是重要的? 3)他们对“好老师”的理解对于自己作为大学教师产生了什么影响? 之所以选择大学教师,是基于如下考虑。一是学术界对大学教师(相对中小学教师)研究得比较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学普遍对教师的教学重视不足,更加关注科研,很多人认为科研做得好就是“好老师”。由于研究不足,大学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够,相应的专业发展活动(如培训和课例研讨)也比较少。二是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他们与教师的关系有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地方;大学生有更强的主体性,更容易与教师形成冲突,而中小学生比较容易顺从教师的权威,不大会让教师感受到道德两难。三是大学与就业紧密衔接,通常是学生学业的最后一站,教师面临的学生教育问题更加艰巨;大学教学涉及有冲突的利益团体比较多,教师面临的困境更加复杂。此外,本研究的研究者和参与者均为大学教师,与资料之间的互动更有经验基础,更能提供对研究现象的深入洞察与理解。 针对这一主问题,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取向,即“研究的目的是生成理论,而理论必须来自经验资料;研究是一个针对现象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理论的过程;研究结果是对现实的理论呈现;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程序而被发现的理论被称为扎根理论。”[1]之所以采用扎根理论取向来探究“大学教师是如何理解‘好老师’的?”这一问题,是因为:这种取向对于研究者和参与者更具有行动指导意义。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会不断增进双方对自己行动及其意义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双方思索自己是如何理解和在行动中诠释“好老师”这个概念的,并不断考问自己的行动,努力使自己的言行朝向“好老师”的教育实践。 扎根理论研究需要对资料进行编码(coding),这是一个对资料进行“概念化——类属化——找出核心类属——建立理论架构”的过程。编码分成三级。第一级开放编码(open coding)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类属化,基本环节包括:为现象命名(贴上概念标签)——发现类属——命名类属——发展类属的属性和维度。[2]61-69第二级主轴编码(axial coding)通过编码范式模型(coding paradigm model)即:(A)因果条件——(B)现象——(C)情境(脉络)——(D)中介条件——(E)行动/互动策略——(F)结果,将类属和次类属重新组合。[2]96第三级选择编码(selective coding)将核心类属有系统地与其支援类属予以联系,验证其间关系,并把概念尚未发展完备的类属补充完整。[2]116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根据选样的需要,根据事先设计的提纲对一位大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具有实质意义的情境和问题进行了适时追问。此后,在分析该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研究者转换了理论性抽样视角,又访谈了另外一位大学教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分析。之后,为了进一步充实已形成理论的概念密度,研究者又采用理论性抽样,组织了一次由6位大学教师参加的焦点团体座谈。在征得参与者同意的情况下,三次活动均使用了录音。由于在扎根理论取向的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是同时进行的,下面对研究结果的介绍与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者的反思同时呈现。 上面提到的“理论性抽样”是指以已经证实与形成中的理论具有相关性的概念为基础所做的抽样,目的在于寻找那些最有可能呈现出概念间变异情形的人、事、地、物,以增加类属的属性与维度的密实度。[2]176理论性抽样讲求抽样的概念相关性和深度,不像统计抽样那样讲求抽样的代表性和广度。它影响着资料收集的方向和内容以及资料分析的思路,因此不同的抽样标准会带来不同的研究结果。在扎根理论取向的质性研究中,抽样选择会在研究过程中发生变化,在研究之初很难一次性确定。 二、“好老师”的特征——最初的理论性抽样 确定了上述研究问题之后,研究者将其转换成如下访谈问题: (1)您能具体谈谈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吗? (2)他(她)们对您作为一名老师产生了什么影响? (3)您希望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或您是怎样看待“好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