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2-0052-06 作为中国20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的代表人物,鲁迅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将中国历史的暗区暴露无遗。时过境迁,王元化晚年反思中国现代文化,认为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偏至的缘由是五四时期那一代学人的革命激进主义造成的。在他看来,由于激进而导致文化发生了逆转,结果出现了文化的荒漠化[1](p.28)。 如果以直线思维理解,这话不无道理,但以当今眼光来打量过去的历史,似乎不免有隔。以鲁迅的学识与胸襟,他是知晓中华传统文化分量的。置身于20世纪初的中国,当鲁迅面对一个危机深重的古老民族,那些曾经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再也不能哺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来拯救危亡中国;相反,它的存在使“老大的国民尽钻在僵硬的传统里,不肯变革”[2](p.47),而不能革新的民族,是无法立足于世界的。 面对着民族危亡的现实,鲁迅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社会流行复古思潮进行了严厉地抨击:“尊孔,祟儒,专经,复古,由来已经很久了……但是,二十四史不现在么?其中有多少孝子,忠臣,节妇和烈女?自然,或者是多到历史上装不下去了;那么,去翻专夸本地人物的府县志书去。我可以说,可惜男的孝子和忠臣也不多的,只有节烈的妇女的名册了;倒是不识字的妇女们能实践。还有,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2](p.118) 但是,始终以“立人”理想为自己一生追求的鲁迅,在为“立人”思想开出的药方却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3](p.57)。鲁迅对待故国传统遗存是以理性批判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因此,我们分析鲁迅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能只从一些文章表面判断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而应该剥去外表的芜杂,窥其思想内核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脉关联。 从发生学角度看,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小接受博杂的经史杂著和乡邦野史,这些接受传统文化的“前结构”使他更能理性地对待故国传统的遗存。在以后的为人为文的道路上,这种文化身份对他是有着影响的。 综观鲁迅一生的思想发展与生存足迹,我们会发现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始终是辩证务实的: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直都珍视并积极传承,而对那些传统文化糟粕,“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散丸,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2](p.47)。因此,鲁迅“全都踏倒”的是传统文化中那些无益于现实的人生的糟粕,而并不是儒家经典,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精华部分。 确实,以《易经》为源头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血脉孕育着以孔子、李白、陶渊明、曹雪芹、鲁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文化代表人物。 古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恰如“文化根”为鲁迅文学生命和思想提供养分,但却如“厚德载物”的大地那样,不露声色。“文化”与“生命”的互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载体的,那些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就是这种文化“化生”的载体。 冠群经之首的《易》,即后来的《周易》是探讨“范围天地之化”,阐释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其知识是周密的并具有普遍性意义。《周易》作为“人更三世,世历三古”的伟大经典,“它是我国‘上古’(伏羲时代)、‘中古’(周文王时代)、‘下古’(孔子时代)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文明的显著象征”[4](p.1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周易》对中华文明,以及民族思维方式和国人心理等方面的潜移默化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入脊髓的。《周易》思想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危机意识,“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的理性精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的变革创造意识,影响了一代代中华仁人志士的人生理想和行为实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产物,鲁迅思想中对老大的国民不肯变革的绝望而产生的忧患意识、对科学与民主思想引领的国民自强理念和理性思维方式,以及对中国固有的文化与思想进入现代性的创新精神和革命意义的企盼等,无不体现了鲁迅作为五四文化先驱的优秀代表,对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内在血脉渊源。 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那种深入骨髓的忧患意识是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鲁迅说他读过“十三经”。周作人在他的回忆鲁迅的文章中,更明确地提到鲁迅“在家已经读到孟子,以后当然继续着读易经,诗经……”[5](p.801)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道有变动,故曰爻”[6](p.338)。“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6](p.336)。①描述了《周易》所倡扬的易理,包括天地万事万物,人生日用不可须臾远离、遗忘。教人为人处世,不管出入、内外,都必须遵循纲常法度,使人悉知戒惧。它又明示什么是人生忧患,察往昔而知未来。忧惧之心贯彻于始终,立人行事的关键,在于没有咎害。这就是易道的作用。由危亡忧患意识产生的“《易》之兴也”是教人常怀危惧之心,能致平安;慢易轻忽,必遭倾颓之厄运。教人警俱而不轻慢的易道发扬光大,天下事物就不会废而不立。《周易》中的卦、爻辞多含警戒危惧的意义,忧患意识一直贯穿其中。如《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不但白天要时时小心谨慎提防不测,就是夜里也要不放松警惕,这样才可能化险为夷,确保平安。这是孔子对“危机”的辩证观点,认为祸福相依,人们要时时有一种危机意识,而危机意识中又包含一种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身安泰和家国运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