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中华特色价值观外译 ——以汉英词典中的“恕”为例 关世杰(北京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3.106~116 在国际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复杂的文化成分大致可归为三大类:文化的物化形式(包括文化符号、文化表现形式/ 文化产品)、文化的精神内核(价值观、思维方式、信仰)、文化的传播渠道(民众/ 代表人物、文化团体/ 企业、大众传媒)。其中,文化的物化形式和文化的传播渠道为显性成分,文化的精神内核为隐性成分。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化成分像是一串珍珠链,符号、文化表现形式/ 文化产品、民众/ 代表人物、文化团体/ 企业、大众传媒都是显现部分。把各部分穿在一起的是价值观、思维方式、信仰,它们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的隐性部分,它犹如一串珍珠链中的丝线,在把每粒珍珠连在一起时,人们往往看不见它,只有用心才能发现它。在中华文化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色的内容。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互相了解,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变得越发重要。两者各有利弊,过度的异化或者归化对译文都是有害的,所以译者应该考虑到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在文化的背景中合理地选择归化和异化翻译法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无论是归化理论还是异化理论,本质上应促进文化交流。在使用异化法翻译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概念时,是有文化层次上的区分的。仅仅保留外国地名、人名或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成分中的特征是肤浅的“异国情调”,保留文化中价值观特征,是有深度的“异国情调”,只有保留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特征,才是最深刻的“异国情调”,才是翻译活动中使用异化法的点睛之处。“概念用语的翻译关系到对不同文化的翻译,今天,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针对中华价值观,特别是中华核心价值观翻译的特点,笔者认为,采用异化翻译法能够更好地保留中华文化的特色,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值得学者们格外关注。 中原文化的公众认知调查与对策分析 金勇强(洛阳理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6.1.86~94 中原文化尽管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但近一千年来,在文化发展和文明成就上,中原处于相对衰落的地位,宋代之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北移,再无王朝在中原建都,中原文化也因此失去了在中华文化中的标杆作用,这是否会影响到普通公众对于中原文化的认知,进而削弱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呢?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对公众的中原文化认知程度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分为两部分:一是公众对于“中原文化”概念的基本认知;二是公众对于中原文化的深层理解和景观体验。 公众对中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程度,是体现中原文化外在影响力的一个显著标志。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检索两种形式就当代公众对中原文化的认知度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公众对中原文化的地位较为认可,对中原文化基本概念及地理范围也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公众对中原文化的这种认知与理解还较为肤浅,对于能够体现中原文化的各种人文旅游景观,公众体验较差,反响普遍不佳。应通过建设体现中原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加大中原文化宣传推广的力度,以及重视中原文化遗产的活化工作,来提升公众对于中原文化的认知层次,进一步增强中原文化的影响力。